本文转自:周到上海网历经504天 504天!从上海出发回到上海,“中国鲁滨逊”翟墨完成人类首次不停靠环航北冰洋之旅( 二 )
再就是各种破冰工具 , 斧头、铁钎、钻头之类 , 以备遇到浮冰围困后 , 能开辟出一条道路 。 “实际上20年前 , 这条航道如果没有破冰船开路 , 帆船根本走不了 。 20年后全球气候变暖坚冰解冻 , 才让帆船航行有了可能 。 ”
冰区航行还要担心来自北极熊的袭击 。 “我们的船上还装了不锈钢的架子 , 拉上了幕布 , 为了能够防风防寒 。 但北极熊过来一巴掌 , 这架子就散了 。 ”翟墨表示 , 考虑到北极熊的威胁 , 他们特意购买了好几捆鞭炮放在船舱 。 “就是那种‘二踢脚’ , 声音巨响 , 能够吓唬吓唬北极熊 。 ”翟墨笑言 , 还好整个航行途中并未遇到北极熊 , “二踢脚”也没有派上用场 。
在船仓还有厨房 , 可以用煤气生火做饭做菜 , 但实际上用的也不太多 。 “海上风浪太大 , 船都在摇晃 , 很难正常做饭做菜 。 ”翟墨讲述 , 厨房的所有用具 , 包括锅碗瓢盆和油盐酱醋 , 都会用绳子固定 , 随着船身摇晃 , 以免洒得一地 。 只有航线很平稳的时候 , 他们才会生火做饭 , 大多数时候 , 他们还要靠吃干粮度日 。
文章图片
导航失灵靠目测渡过难关
在翟墨的原计划中 , 整个航程预计为3个月 。 然而 , 当他们航行至伊丽莎白女王群岛附近时 , 却因种种原因无法再继续前行 , 原路返回的部分航道也已冰封 。 最终 , 他们只能绕道大西洋、穿越巴拿马运河、再途经太平洋返回上海 , 航程比原定时间多了一年有余 。
在整个航行过程中 , 翟墨经历了强风、浮冰、冰山等种种考验 。 但最大的一次挑战 , 就是导航失灵无法辨清方向 。
翟墨告诉采访人员 , 从白令海峡进入北极圈 , 大面积的浮冰和冰山开始出现 , 一座冰山就像一座小岛 , 漂移过来时气势逼人 。 帆船在浮冰缝隙中穿行 , 就像在走“雷区” , 每一步都万分小心 。 翟墨负责掌舵 , 另外两名船员在船头瞭望 , 随时用手语告知前方冰况 。 船在冰区航行时 , 他们三人几乎都全程无休 。 50多海里的浮冰区 , 整整航行了11个小时 。
因为北冰洋靠近北磁极 , 帆船上的仪器设备也受到一定影响 。 船行至北纬75度北地群岛附近时 , 原来的导航完全失灵 , 指南针也不再指南 。 好在他们已提前做了准备 , 启动了专门用于高纬度导航的光纤罗经作为备用导航 , 再加上目测辅助 , 终于顺利渡过难关 。
文章图片
航程一路艰难险阻 , 也邂逅了无数绮丽风光 。 环航北冰洋之旅中 , 翟墨拍摄了大量视频和图片 , 冰山、极光、日出日落等自然风景 , 海鸟、海象、海豚、鲸鱼等海上生物 , 都是他镜头下的主角 。
未来打算在上海发展帆船事业
此次顺利归航后 , 翟墨将会在上海驻留一段时间 。 目前 , 他的帆船停靠在浦东白莲泾码头 , 他也希望在上海发展帆船事业 , 在帆船培训和专业赛事上进行探索 。
其中一项打算是创办一项专业级帆船赛事 , 对此翟墨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 。 “这条赛道从上海到洛杉矶 , 处于同一纬度 , 整个航程6000多海里 , 如果是不停靠的话 , 需要时间大概是25到30天 。 ”翟墨表示 , 比赛可以选在冬天比较寒冷和风较大的时间段举行 , 增加比赛的难度 , 这样可以吸引到国内外更高水平的选手参加 , 扩大赛事的影响力 , 并打造中国人自己的专业帆船赛事 。
另一项打算是在上海建立一个海上高中学校 。 这个学校将以白莲泾码头为基地 , 配置可容纳近50人生活起居的几艘帆船 , 让学生在船上学习 , 同时通过远洋航海实地学习天文地理、历史人文以及木工、钳工、锻工等各方面知识 , 也通过这种方式培养更多航海后备人才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塔罗牌|塔罗:抽一张真心牌,看TA对你的真心
- 哈尔滨|国际宽容日|宽容别人 善待自己
- 李秀欣|高级咨询师——李秀欣
- 命运|有一种声音:叫直达内心
- 本文转自:玉溪日报玉溪市儿童医院肾血液科的医生将爱心捐款交到孩子父亲手中。|12岁少年患病无钱医 治盼好心人伸出援手
- 刘若英|你的假自律,正在毁掉你
- 图书|叮!请查收外事便利指南
-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从上海到上海 不停靠环航北冰洋 今归航
- 本文转自:温州都市报两位女士拨打本报热线88868886说心愿——与亲生父母离散30多年...|与亲生父母离散30多年,何日能团聚?
- 本文转自:商洛新闻网消防安全——冬季用电用火用气安全知识秋冬季历来是火灾多发季节。|冬季用电用火用气需谨慎,这份消防安全提示请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