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衣搭配 一家年销售额15亿的医美面膜,背后只有2个研发人员( 二 )


2012年 , 中国医美行业开始高速发展 , 张立国嗅到了商机 , 准备把业务伸向皮肤护理领域 , 立马找上了同在哈尔滨的医药公司哈三联一起研发皮肤护理产品 。 2年后 , 两家公司研发出了“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贴” , 注册了“敷尔佳”品牌 。
这时候的“敷尔佳” , 事实上是真的消费者常说的“医美面膜” , 属于医疗器械 , 可以促进创面愈合和皮肤修复等 , 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
不过 , 当时 , 敷尔佳还多为向医美机构销售 , 但也是最早的医美机构用的医药辅料 。 虽然这时候市场规模还不算大 , 但是医美机构的背书 , 也让敷尔佳在消费者的心目中留下了专业化的印象 。

口碑发酵后 , 业务进入了火爆期 , 华信药业在2017年干脆注销了原公司 , 将全部经营重点转移至敷尔佳 , 专注经销面膜 。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 , 二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和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贴的产品注册证在哈三联手中 , 哈三联也负责产品生产 , 张立国的敷尔佳公司只是负责营销、推广和销售 , 因此 , 从敷尔佳面膜诞生的开始 , 无论是华信药业还是敷尔佳公司 , 都只是个纯粹的销售公司 。
招股书显示 , 敷尔佳一直都需要向哈三联买面膜 , 2018年至2020年 , 敷尔佳的第一大供应商均为哈三联 , 采购额分别为8698.83万元、3.29亿元和3.6亿元 , 占总采购额的99.69%、95.3%和96.93% , 采购内容为医疗器械类敷料产品及化妆品 。

除了最早的医用辅料产品 , 敷尔佳还拓展了其他功能性护肤品品类 , 包括普通面膜、水乳及冻干粉 。 当前敷尔佳拥有34款产品 , 其中医用透明质酸钠白膜、黑膜是最受热捧 。
招股书显示 , 敷尔佳拥有医用透明质酸钠白膜、黑膜、修复液(次抛)、修复液(喷雾)四款医疗器械类辅料产品 , 在2018年至2021年一季度的营收分别为3.36亿元、9.18亿元、8.8亿元和1.96亿元 , 占总营收的89.92%、68.38%、55.54%和56.42% 。
从卖药的到卖面膜的 , 张立国这一步转型走得又对又及时 , 不但已经迅速打出了“医美”的名号 , 而且收获了市场规模和营收上的成功 。 2018年 , 独立成立仅一年时间的敷尔佳总营业收入就达到了3.73亿 , 2019年 , 营收翻了4倍达到13.42亿元 , 2020年达到15.85亿元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报告 , 2020年 , 敷尔佳贴片类产品销售额为贴片类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市场第一 , 占比21.3% 。 其中 , 医疗器械类敷料产品占比25.9% , 市场排名第一;化妆品类产品占比16.6% , 市场排名第二 。
真正体现面膜到底有多暴利的不是营收 , 而是高利润高毛利率 。 敷尔佳的净利润近三年分别为2亿、6.61亿元、6.48亿元 , 毛利率均保持在76%以上 , 堪称暴利中的战斗机 。
不过 , 暴利本来就是行业的普遍现象 。 横向来看 , 2020年 , 贝泰妮、华熙生物、创尔生物毛利率分别为76.25%、81.89%、82.51% 。
研发投入低到震惊同行
暴利的背后却是令人诟病的研发投入过低 , 低到震惊同行的程度 。
虽然敷尔佳2020年营收高达15.85亿 , 但是研发费用却只有147.97万元 。 招股书显示 , 2018年至2020年 , 敷尔佳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30.78万元、60.39万元、147.97万元和13.2万元 , 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08%、0.04%、0.09%、0.04% 。
更令人吃惊的是 , 全公司员工总数为291人 , 但是研发人员只有2人 , 占员工总数0.69% , 但是该公司产品却主打“专业修复”和“医美面膜” , 这不得不令人玩味 。
同期来看 , 贝泰妮研发费用率占比4.5%、华熙生物5.01%、珀莱雅1.95% , 虽然都少得可怜 , 但终究也比敷尔佳好一点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