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名为菰,原产中国及东南亚,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水生蔬菜 。在亚洲温带、日本、俄罗斯及欧洲有分布 。全草为优良的饲料,为鱼类的越冬场所 。
茭白属喜温性植物,生长适温10~25℃ , 不耐寒冷和高温干旱 。平原地区种植双季菰为多,双季菰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对水肥条件要求高,而温度是影响孕菰的重要因素 。
茭白根系发达 , 需水量多,适宜水源充足、灌水方便、土层深厚松软、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强的黏壤土或壤土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茭白的种植和管理方法1、品种选配 。宜选品质好、有效分蘖多、灰茭和雄茭少、抗逆性强、产量高的品种栽培 。茭白喜温暖湿润气候,遇霜后茭叶即枯死 。夏秋两熟茭可分为春栽和秋栽两种,春栽在大约谷雨 , 秋栽在大约立秋 。南方的话应以栽培两熟茭品种为主,栽培季节应以一个年周期为好 。
2、栽植 。春栽在谷雨前后 , 当分蘖苗长至30~50厘米,具有3~4片叶时 , 距茭墩3~5厘米处,将苗连泥挖起 , 用快刀顺着分蘖着生的趋势,分为7~12小墩,每小墩要求带有老茎及匍匐茎,并有健全分蘖3~5个,随挖、随分、随栽,最好是在傍晚或阴雨天栽植 。如从外地引种,运输过程中应保持一定的温度 , 栽前割去叶尖,留株高30厘米,以减少水分蒸发和防止栽后遇风动摇,影响成活率 。栽植密度应根据品种和土壤肥力而定 。中等肥力的田块,采用株距40~50厘米,行距85~95厘米,每公顷2.2~2.5万穴 。瘦瘠肥力低的田块,应适当增加密度 , 每公顷3~3.7万穴 。移栽如前茬为早藕、席草、早稻等,应采用早熟茭品种进行秋栽 。茭秧在清明至谷雨期间于藕田或池塘四周寄栽 , 立秋前后栽插(最迟不宜过8月15日),此时苗高已有1米以上,并有较多的分蘖苗 。栽前将苗墩的分蘖用手顺势一一扒开,逐墩起苗,每株带1~2苗,剪去叶梢50厘米左右 。夏秋气温较高,应选阴天或下午栽植 。栽植密度行距40~45厘米,株距25~30厘米,每公顷栽6万穴左右 。当天起苗,当天栽植,栽入土深10~15厘米,移栽没薹管为度 。
3、水肥管理 。茭白植株高大,生长期长 , 偏爱有机肥,需施足基肥才能获得高产 , 一般基肥应占整个施肥量的一半 。茭田施肥量的多少,主要与土壤肥力、栽植密度和栽植期有关 。土壤肥力高、栽植早、密度大应少施;土壤瘠薄、栽植较晚、茭苗较稀应加大施肥量 。一般当年春栽的两熟茭或一熟茭,中等肥力的地块,整地时每公顷施基肥3~3.7万千克腐熟猪厩粪或其他相应肥力的农家肥 。追肥采取重、轻、重的施肥原则 , 栽后12~15天追施5~2.5万千克人粪尿或尿素220~300千克(称为提苗肥),以促进有效分蘖;分蘖盛期看苗情追肥防止早衰,一般每公顷施尿素450~1500千克;8月中旬前后孕茭前追肥量宜大,以促进肉质嫩茎膨大,增加茭白单产 。盛夏高温超过35℃时 , 应适当深灌降温,并定期换水 , 以防土壤缺氧引起烂根 。水位过高,会使薹管伸长,易倒伏 。进入采收期和越冬期,茭田应保持浅水层3~5厘米或湿润状态 。秋栽茭白栽植时和还苗期,保持浅水层3~5厘米 。分蘖期加深水层到8~10厘米;孕茭期保持水层15~18厘米;采收期和越冬期水肥管理如上 。一熟茭老茭田水层管理与上述春栽新茭田类同 。两熟茭老茭田春季萌芽期至分蘖期,保持水层3~5厘米,分蘖后期至孕茭期保持水层8~10厘米,同时应拔掉多余的小分蘖苗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妇科十味片能治闭经吗,闭经如何用中医治疗?
- 鉴别小米转基因的方法,如何分辨转基因食品
- 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论述题:请你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有效开展好安全生产工作?
- m2.4级地震有多大,山西忻州定襄县发生2.4级地震,震感如何?
- 金针菇怎么种植,如何种植金针菇
- 手表怎么查出型号,浪琴手表如何看型号
- 如何准确调整手表日期,手表日期不准怎么调
- 猕猴桃很硬怎么催熟,猕猴桃如何催熟变软
- 如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维护文化安全工作必须坚持什么原则
- 常用的监控运动强度的方法有哪些,健身跑的每周运动强度如何控制才能起到健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