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迹易无行地难的意思,何为“绝迹易,无行地难”?( 七 )


4、平天下
至人无已 , 神人无功 , 圣人无名 。
译文
真正做人的最高境界是无我,真正修行有成的人不求福德,圣人的名声不彰 。
阐述
至人,至,达到;真正达到做人的极致,才叫做至人 。至人是没有烦恼的,因为“欲除烦恼须无我” 。神人,佛经上说第八地以上的菩萨位,叫“无功用地”;《金刚经》说菩萨不求福德,这才叫神人境界 。真正的圣人,不会宣扬自己的神圣,不会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与常人无异,甚至隐藏在市井之中,这就是“大隐隐于市”的道理 。
刳舟蓑翁
至人、神人、圣人,其实都是指修行有成的人 。庄子说,真正的高人,不会被表面的“我”的概念所拘泥,而是追求内在的、最初始的那个真“我” 。他们普渡世人,为人们做事,自然而然,不求名声 , 不图成绩 。有事的时候,他们出山拯救百姓 , 张良、范蠡、道衍法师是也;天下太平无事,他们就退隐深山,甚至隐姓埋名于市井之中 。这就是道家“功成身退,天之道也”的思想观念 。
庄子中最唯美的句子2
一、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庄子·人间世》)
既然知道没有办法改变 , 那就当成命中注定而坦然地接受它吧,这就是最高的德行 。道家崇尚无为,讲求自然规律,反对个人刻意的追求,认为这样不仅违背了天意,反而徒增烦恼 。老子常用水来比喻大道,水无形无体,放在圆形的器物里,它就是圆形;放在方形的器物里,它就是方形 。为人,就应该恬然淡然坦然一些 。
二、相橐允?nbsp;,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大宗师》)
(泉水干了,鱼儿相互依偎),吐唾沫相互湿润以求生存 , (与其这样),还不如当初没有认识,各自畅游于江湖 。人们常说“板荡识忠臣”“患难见真情”,殊不知大道无情 , 以万物为刍狗 , 并不会因为你无意义的努力就给予回报 。与其在困境中考验人性,不如在安定的生活中互不相欠 。
三、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 。(《庄子·列御寇》)
人心比山川还要险恶,比预测天象还要困难;春夏秋冬和日出日落尚有周期,但人却有可能是面容诚恳敦厚,而胸中城府深藏 。儒家主流文化认为人心向善 , 故而《三字经》有“人之初,性本善”之语,这代表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庄子此句是引用孔子之言 , 认为不可以表面观人,而要注意险恶的人心;实际上也和孔子讲的“听其言 , 观其行”是一个道理 。
四、不仁则害人,仁则反愁我身;不义则伤彼 , 义则反愁我己 。(《庄子·庚桑楚》)
不具仁爱之心便会害人,怀有仁爱之心却给自己带来忧愁;不讲信义便会伤害他人,讲求信义反而给自己带来愁苦 。“鱼与熊掌”是儒家著名的典故,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在仁与不仁之间,君子的选择是仁,小人的选择是不仁 。而道家真人呢?从不会给自己选择的机会,道法自然,无所谓仁与不仁、义与不义 。
五、绝迹易 , 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 。(《庄子·人间世》)
一个人想要不留下足迹很容易,但是要不踩在地面而行走却很难;为迎合他人 , 容易利用虚伪手段来达到目的,然而对自己的天性却很难以虚伪面对 。人是感情的动物,所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也许在某一时刻某一地域,你可以违背自己的内心作出奉迎的姿态 , 但是你做不到每时每刻一言一行都违背自己的天性,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是自然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