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康游客心衰死亡6人,心力衰竭有什么症状( 十 )


4、血管扩张药和转换酶抑制剂也可选用 。
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处理
1、妊高症并发心力衰竭:以扩张周围血管为主,可考虑使用酚妥拉明及硝普钠,但前者易增加心肌耗氧,后者作用过强,不易控制,因此使用酚妥拉明酌情使用β-受体阻滞剂 。注意 , 强心 , 解痉,利尿 , 镇静 , 利尿,给养仅为辅助治疗 。
2、其他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一般治疗:
(1)低钠饮食 。
(2)缓慢静脉输液 。
(3)强心,利尿同时给予血管扩张药物 。
(4)分娩过程应在麻醉科及心内科医生监护下进行 。
3、ACEI和ARB禁用于孕妇,因对胎儿有致畸性 。
术后治疗
1、镇静 。安慰病人,解除其紧张恐惧心理 , 同时选用安定、鲁米那等镇静药物 , 如合并支气管痉挛 , 可应用吗啡、氨茶碱等药物,但对老年和儿童、呼吸功能较差的病人,吗啡使用应谨慎或减量,肺心病患者禁用 。
2、吸氧 。合理氧疗是治疗心衰,纠正呼吸困难的重要手段,一般以鼻导管吸氧,流量为3~5L./分,如严惩肺水肿,二肺广泛湿性罗音,哮鸣音者可给30~50%酒精过滤吸氧,或应用祛泡剂以利肺泡表面张力吸收,改善肺水肿 。
3、强心药物的应用 。洋地黄是治疗、抢救心力衰竭的首选取药物,地戈辛0.125mg,每日2次或西地兰以葡萄糖液稀释后静注,首次剂量0.2~0.4mg.以后每次0.2mg,每日成人剂量不超过1.2mg。由于洋地黄的治疗剂量与中毒量十分接近,容易引起毒性反应,特别是老年病人 , 其心脏较大、肾功能不佳、电解质紊乱、反复心衰、酸中毒病人更易引起洋地黄中毒,故必须根据病情,慎重选用洋地黄的制剂、剂量、给药方法和途径,加强护理观察,服药反应,如伴有低血外因及Ⅱ度~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者不宜用 , 每次服药前须听心率,低于60次/分停用,静注西地兰时须注意心率与心律变化 。用药过程中如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视觉障碍、黄视、绿视、晕眩、头痛、失眠,特别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如室早“二联律、三联律、传导阻滞、ST段呈鱼钩状压低、心率缓慢等均须警惕洋地黄中毒的发生,可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清地戈辛浓度,有助于诊断 。正常成人为1.3±0.6m7890-g/ml,如>2mg/ml时,视为洋地黄中毒,需要立即停药,迅速排除诱发因素,补充钾盐,因钾能与洋地黄竞争Na+—K+–ATP酶受体,降低强心甙与酶的结合常数,钾本身又能降低心肌自律性,又可使已经结合的强心甙从Na+-K+ATP酶中解离出来,减轻中毒 。地戈辛与特异抗体抗原结合,对治疗洋地黄中毒引起的传导阻滞效果甚好 。
常规用药
1、ACE抑制剂:是三联疗法的根本 。已有39个治疗心衰的临床试验(8308例心衰,1361例死亡) 。全部入选患者均为收缩性心衰、LVEF<35%~45%,均同时应用利尿剂,有的并用地高辛 。结果对轻、中、重度心衰及有或无冠心病患者均有效 。亚组分析进一步表明ACE抑制剂能延缓心室重塑 , 阻止心室扩大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ACE抑制剂使死亡的危险性下降24% 。基于上述大量的实证 , 美国和欧洲的心衰治疗指南一致认为:全部心衰患者,包括NYHAⅠ级、无症状性心衰(LVEF<35%~40%),均需应用ACE抑制剂,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而且需无限期的,终生应用 。治疗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至最大耐受量或靶剂量,而不按症状的改善与否及程度来调整剂量 。欧洲心脏病学会推荐的靶剂量为:依那普利5~10mg、一日二次,培哚普利4mg、一日一次,卡托普利25~50mg、一日三次 。ACE抑制剂在增量过程中如出现低血压或低灌注(如肾功能变化、脑缺血症状:眩晕、晕厥)时,应首先将利尿剂减量;停用其它对心衰无价值的扩血管剂如:α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硝酸盐制剂等 。肾功能轻度异常(尿素氮≤12mmol/L , 肌酐≤200μmol/L,血钾<5.5mmol/L),仍可继续应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