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康游客心衰死亡6人,心力衰竭有什么症状( 九 )


给药方法一般分两阶段,即先在短期内服负荷量,而后给维持量保持疗效 。根据病情及洋地黄在体内蓄积情况,负荷量有两种给药法 。①速给法:凡病情危急,从未用过洋地黄制剂或停药已2周以上者 , 首次可用洋地黄的l/2负荷量,即毛花甙丙0.4mg,加10%葡萄糖液20ml静脉缓注,2~4h后可再注射0.2~0.4mg,以后改口服地高辛维持 。或用毒毛花甙K0.125~0.25mg , 以葡萄糖液稀释后静注 , 必要时1~2h后重复1次(总剂量0.5mg) , 以后改口服地高辛维持 。或立即口服地高辛0.5mg,而后0.25mg/6~8h , 共2~3次,后续用维持量 。②缓给法:适用于一般心力衰竭患者 。可用地高辛0.25mg/6~8h口服,或3/d;或用洋地黄毒甙0.1mg,3/d,一般用药2d后改为维持量 。在易中毒或病情不很急的患者,可采用地高辛0.25mg/d,2~6d后亦能达到负荷量 。地高辛维持量一般为0.125~0.25mg/d,老年患者、肾功能衰竭患者要减量 。
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心律、心率(宜在70~80/min)、绌脉、尿量,有无毒性反应(如呕吐、黄视、频发早搏、二联律及心动过缓等) 。在心肌炎、心肌缺氧(如心肌极度肥厚、冠状动脉狭窄、肺源性心脏病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及电解质紊乱时易产生毒性反应,剂量宜酌情减少 。对疑有毒性反应者,可测定血清地高辛浓度 。如有毒性反应发生,除立即停用洋地黄类制剂及利尿剂外 , 要纠正电解质紊乱(尤应注意纠正低钾和低镁血症),对早搏及快速心律失常可用氯化钾(肾功能不全、高钾血症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忌用)静滴,或用苯妥英钠100~200mg以生理盐水稀释后静注;或用利多卡因50mg稀释后缓慢静注,继而以1~4mg/min静滴维持 。若上述药物无效可试用硫酸镁2g稀释后静脉缓注 , 继而用2%硫酸镁500ml,6~12h内静滴 。如中毒表现为心动过缓 , 心室率<50/min时,可用阿托品;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者,可安装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 。重度地高辛中毒者,有条件时可用地高辛抗体对抗治疗 。
4、利尿剂:可选用氢氯噻嗪、呋塞米、丁脲胺、利尿酸钠、氨苯喋啶、螺内酯(安替舒通)等交替使用 。用时注意毒性反应及副作用(如低钠血症、低氯血症、低钾血症等) 。
5、血管扩张剂:常用硝酸异山梨醇酯(消心痛)5mg,3/d;或硝酸甘油0.3~0.6mg,3/d;肼屈嗪(肼苯达嗪)10~50mg,3/d 。静脉常用酚妥拉明10~20mg+5%葡萄糖液500ml静滴,或硝普钠25mg+5%葡萄糖液500ml静滴,1/d 。用药过程中注意血压变化 。
6、转换酶抑制剂:常用卡托普利6.25~25mg,3/d;或依拉普利5~10mg,1/d 。
7、心衰伴心率增快或快速型心律失常者,选用阿替洛尔(氨酰心安)可降低心率,有助于改善心功能 。用法为12.5~25mg , 3/d 。
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1、进一步周密观察和检查,寻找各种影响疗效的因素,给予正确处理 。
①去除病因,如贫血、甲亢、风湿活动、高血压等 , 均须积极治疗 。②必须控制各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并须寻找隐匿性感染灶,如泌尿系感染等;瓣膜病者尚应注意有无感染性心内膜炎存在 。③洋地黄应用欠妥(用量不足或过量)者,应予调整 。④有电解质紊乱者,应予纠正 。⑤治疗并发症:如有心律、心率失常者应予抗心律、心率失常治疗 。
2、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经一般治疗病情仍危重者 , 可用泼尼松10~20mg/d,分次服用 , 出现疗效后逐渐减量,达到治疗目的后停药,一般用药1~2个月 。
3、肾上腺素能正性肌力药短期静脉内滴注有助控制心衰症状 。如用多巴酚丁胺20~60mg+10%葡萄糖液500ml,以7.5~10μg/min静脉滴注 , 或用多巴胺20~40mg+10%葡萄糖液500ml,以2.5~5μg/min的速度静滴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