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平辈之间用敬语吗,朝鲜族民俗的礼仪风俗( 九 )


饮食风俗
朝鲜族以为米饭为主,多为大米饭、二米饭,汤每餐必备,尤喜喝大酱汤 。朝鲜族泡菜
辣白菜,一般制法将白菜用盐水浸泡几天,洗后,再抹入辣椒、葱、蒜、姜等调料 。有条件时还可加苹果、梨片等,然后窖藏,半月后便可食用 。还可用萝卜、芥菜、英菜等同法腌制 。
冷面,三分淀粉、七分面压制而成 。煮熟捞出冷却,再用牛肉或鸡肉熬汤,并放入甘草、胡椒、花椒、生姜、味精、糖醋等制成冷面汤,吃时再放入牛肉片、黄瓜丝、芝麻、辣椒面等适口调料 。
狗肉是朝鲜族喜吃的肉食之一,除婚丧及节日不吃狗肉外,其他季节都可吃狗肉 。但多半是在伏天或患者康复时为补养而杀狗 。杀时将狗吊起,四蹄放血,退毛 。用其肉、皮及五脏做汤,肉加调料凉食,其味鲜美可口 。
朝鲜族饮具器皿别具风格,一般一灶两锅,其锅邦深底阔,特别铁盖,便于焖饭,但炒菜不便 。一般是一锅饭、一锅汤 。桌中间一盆饭,一人一匙,并备有凉水 。器皿讲究卫生,女人用坛罐顶水(现已不见) 。
居住风俗
多居马尾式住宅,建于近水源方便之处 。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辫抹泥为墙,屋顶四面坡,用稻草覆盖 。每房有四扇或五扇门(同时也是窗),室内通屋为炕,进屋脱鞋,盘腿而坐 。农村在房屋东端室内养一头大黄牛,院内放牛车及捣米用的杵臼 。近年朝鲜族已发生变化,砖瓦结构的住宅日益增多,民族风格的室内设计日渐减少,一切向现代化发展 。
丧葬风俗
先将尸体头向西抬到七星板上,放在屋里摆上供品,这时赶制寿衣 。家人与近亲穿好丧服,男子戴麻制丧帽,女戴麻制丧圈 。灵柩放三天、五天、七天、九天不等 。吊丧者向遗体三叩首,同时带去礼物 。出殡前给死者擦身换衣,并把尸体用麻布捆三处入棺 。下葬时家属抬着死者的灵柩,放在挖好的墓穴里掩埋,直系亲属对死者要连祭三年 。近年移风易俗,也出现了深葬,火化等 。
礼仪风俗
朝鲜族礼节很严 。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见面也要用敬语;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路遇认识的长者,要问安让路;就餐时给老人摆单人桌,父子不同席 , 儿媳恭顺地侍候 , 待老人吃完 , 全家才能就餐;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 , 席间若无法回避时 , 年轻人应举杯背席而饮;年轻人不能在老人面前吸烟 , 不能借火 , 更不能和老人对火 。
婚姻风俗
朝鲜族青年男女在共同的劳动或学习中,产生爱情欲订婚时 , 必须先向各自的老人表明心意,以后,由男方父母带儿子去女方家求婚 。如女方父母拒见,则预示婚事不谐 。如双方老人见面,男女青年则可旁听,说明婚事有成功希望 。如双方父母议妥,则男青年需先向妇方父母叩头,然后,女青年再向男方父母叩头 。男女青年还必须明确表示愿意赡养双方老人,到此,亲事即告订妥 。
订亲后 , 选吉日 。由男方携佳肴至女家 , 由女方邀亲友共同饮酒 。至夜幕降临 , 方撤下酒席 , 奏乐 。不分男女老少 , 一同跳舞 。唯女方父母告退归家 , 以表不忍女儿即将离家外嫁 。
朝鲜族人无女方向男方索取财物的陋习 , 只由男方买些服装和姑娘所爱之物相赠 , 以表订亲之意 。举行婚礼时 , 男女双方各备丰盛酒席 。男方先备牛车 , 车上铺新被 , 新郎偕同二三名傧相 , 身穿礼服胸佩红花 , 去女家接新娘 。至女家,新郎先被推进一无人的房间–室内摆放一桌丰盛酒席,女方给新郎连斟三杯酒 。其后,新……>>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