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养生法早知道早有益处,四季养生之道是什么?希望能从食物和起居规律告诉我。请尽量简明扼要( 三 )


注意养心,夏季是心脏病的高发期,中医认为“心与夏气相通应”心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所以夏季更要注意心脏的养生保健 。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 , 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 。心静人自凉,可达到养生的目的 。
夏季染?。蠖嫉奔捶⒆鳎视?ldquo;六月债,还得快”之说 。但有一种病是有所潜伏,到秋季才发作,如延至冬季就很严重了!–这就是“心病” 。也即《内经》所说的“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冬至重病” 。但必须说明的是这里说的“心病”,并非是指现代医学上的“心血管病”,而是指精神方面的有关“神志、情志”的病(古书上所提及的“心”,实际上是相当于今天人们常说的“精神”) 。
按中医的“五行”说,夏季是“火旺(夏主心,夏天心火很旺)、土相(脾胃处于‘盛’的地位)、木休(肝处于相对的‘休养’状态)、水囚(肾易‘亏’)、金死(肺易‘虚’)” 。心“火”一“旺”,“火克金”,所以容易造成“肺(金)虚”;本是“肾水”克“心火”,而“心火”很“旺”时,就容易出现“心火”对“肾水”的“反侮”现象,故“肾水”易“亏” 。
对于一般人来说,在夏天,防止“肺虚肾亏”很容易接受,而对于正处于很“旺”地位的“心”是否要重点保养,就往往掉以轻心了!平日里的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也很重要,晚上不能睡的太晚 , 早上要在6点30分左右起床进行锻炼 。夏季运动量不宜过大、也不能过于剧烈运动,应以温和运动以少许出汗为宜,以免运动量过大、出汗过多损伤心阴 。
对于夏季依然坚持锻炼身体的人可以选择练太极拳、自然养生操、太极拳动静相兼,刚柔相济 , 开合适度,起伏有致,身端形正不偏倚,正气存于内而风邪不可侵 , 与自然的阴阳消长相吻合,可谓夏季最佳的养心运动之一 。自然养生操有形神并修 , 养心聚神,对身心健康特别有利 。
秋季 ,  指中国农历9、10、11月,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 。秋季,暑夏的高温已降低 , 人们烦躁的情绪也随之平静,且秋风带来秋季宜人的景色 。此时切勿因眼前的美景忽视了养生 。许多因素往往在不经意间影响着您的健康 。
且夏季过多的耗损也应在此时及时补充,所以秋季亦应特别重视养生保健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过后气温逐渐由升温转成降温,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人极易倦怠、乏力等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 , 秋冬养阴”的原则 , 此时进补十分合适 。
秋季 , 气温开始降低,雨量减少,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气候偏于干燥 。秋气应肺,而秋季干燥的气候极易伤损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重者还会咳中带血,所以秋季养生要防燥 。
秋季 , 在燥气中还暗含秋凉 。人们经夏季过多的发泄之后,机体各组织系统均处于水分相对贫乏的状态,如果这时再受风着凉,极易引发头痛,鼻塞、胃痛 , 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甚至使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 。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对这种变化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更应注意防凉 。
立秋节气有什么养生、减肥规则?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立秋养生减肥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 。也就是说,立秋养生减肥一定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 。夏秋之交 , 昼夜温差大 , 气温忽高忽低,往往是疾病多发的“多事之秋” 。针对这一时期的气候特点,饮食起居既要防暑,又要注意锻炼,还要合理调节立秋减肥饮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