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养生法早知道早有益处,四季养生之道是什么?希望能从食物和起居规律告诉我。请尽量简明扼要

1、四季养生之道是什么?希望能从食物和起居规律告诉我 。请尽量简明扼要_百 …四季如何养生
在我国最古老的医学经典著作——《内经》中,对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过程中如何养生就已有记述,如“春三月 ,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夏三月,夜卧早起,与鸡俱兴 冬三月 ,  早卧晚起 , 必待日光” 。这就提示给人们 , 身体要健康,益寿延年,需要追随大自然的规律 , 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安排日常起居 。
春季:祖国医学认为 , 从立春至立夏前一天为春三月,春天三个月是生发的季节,天气由寒转暖,东风解冷,春阳上升 , 自然界各种生物萌生发育 , 弃故从新 。
人们应早些睡觉,早一点起床,在庭院散散步,适当锻炼 , 以发布“生”气,注意运动应暖和,以适应春气 。并要让身心感到舒畅、活泼,以使身体与春气相适应 。生活中应注意心情愉快,切忌恼怒 , 内存生而勿杀、予以勿夺、赏而勿罚的意念 , 从而使肝气保持正常的生发、调畅 。如果违犯了这一自然规律,就会损伤肝气,夏季易患寒性疾?。佣贾氯颂迥岩允视ο募痉愕摹俺ぁ逼?。
祖国医学认为,养生的效果 , 不仅限于季节,还应为下一季节打下良好基础 。换句话说 , 就是在这个季节里不能很好地养生,就会引起下一个季节的不健康状态,有不少疾病就容易产生 。如春季能注意“生发之气”,本季节即不患病或少患病,而到夏季也就不得寒性病 。若不注意调养“生发之气” , 不仅近在当时,并且能遗患于后 。《内经》指出:“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不变 。”肝属木而主风,属于自然界的东方 , 旺于春季 。所以春季养生不好,不注意调养 , 易伤肝,肝伤则不能生心火,到了夏季火就不足,火不足而寒水便来侮之,于是都容易发寒性疾病 。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阳春三月,气候渐暖,这是春的主要象征 。然而春季又是气候多变的季节,尤其是初春,气候变化更大,常有寒流侵袭 , 气温急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讲“春捂秋冻”,所谓“春捂”的意思,就是指春天不要过早地脱下棉衣,应晚脱一点 , 而且要一件件地减 。这从春天的天气、气候特点与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来说,是有其科学道理的 。
由于春季气候变化多,忽冷忽热,风沙大,春雨少,再加肝木旺于春,恼怒等情志易刺激伤肝,一些冠心病人的病情易恶化 。另外,由于由冬入春,人们的抗病能力、气候适应能力较弱,流行性传染病又较多,稍不注意就会感染疾病 。特别是年老体弱和少年儿童应注意,春季易患感冒,若治疗不当,防护不周 , 常会导致肝炎 。另外,麻疹猩红热、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传染病都易传染 。
祖国医学还认为,春天肝气旺、脾气衰,应少吃酸,多吃甜的食物,因酸味属肝,甘味属脾,故需注意调养 。
在春季里,除注意以上几方面的调理外,还要针对春天的特点,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劳逸适度,增进营养 , 以增强体质的抗病能力 。
夏季:祖国医学认为,夏天对人来说属心火旺 , 肺气衰的季节,应晚睡早起 。苦味属心,辛味属肺,所以夏天应吃些辣味食物 。虽然天气炎热,但不要贪凉 , 睡觉时腹部应盖上被子,以免受凉腹泻 。雨季应避免湿气的侵袭,及时更换衣服 。平时应经常按摩足底涌泉穴,不要光脚,以免湿气从脚底部侵入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