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最核心的一句话,道德经最核心的一句话( 三 )


就像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需求金字塔”一样,从“物质需要”到“被尊重感”以及“自我实现需求”等,都需要物质来衬托,所以每个人都难免看重物质在人生中的作用 。
但是基于这个基?。旨由先诵灾腔鄣牟还豢凸?,最后导致自己对于物质的欲求产生了偏见和错觉,无法平衡物质在生命的重要性 。
甚至让本来应该服务于人生的物质,最终却损害了自己的身体,让自己的人生葬送在物质之中 。
就像《小窗幽记》之中说:荣利造化,特以戏人,一毫着意,便属桎梏 。
荣华富贵、功名利禄 , 这些都是专门戏弄人的,一旦稍微动了一点心思,它们就会成为束缚和枷锁 。
为什么人会因为物质而痛苦,就是因为没有摆正物质在生命中存在的位置 。人生如一天地也,能调和阴晴变化之人,才为真正的智者,如果任由自己欲望偏见的驱使,导致过度重视名利 , 最终只能被万物奴役 。
不管是好的事物还是坏的缺点都是如此,任何事情都有好与坏的不同状态,更何况是外在的名利呢,又更何况是人生某一片刻的际遇呢,所以对于物质更是如此,能够将物质放在一个适度恰当的位置,才会有一个好的生活 。
那么我们究竟该把它摆在什么位置上好呢?
《道德经》之中就给出的一个答案,就是从“贵身”的角度出发,将生命放在名利宠辱之上,这样才能够正确的平衡物质和生命本身的关系 , 在所有追求物质名利的情况下 , 都不以伤害自身的生命为代价,这才是对待生命最合理的状态 。
世人皆因过度重视物质,导致人生际遇的失衡 , 最后不但不能更好的生活,反而糟践了身体 。
比如一个人在单位中升职了,或者一个人在创业中失败了等等,人生但凡是遇到有关于名利的问题,都是极其重视,甚至会因此陷入大悲大喜之中 , 当人生大患来临时就如临大敌一样,这就是使人生外在的宠辱毁誉超过了自己的生命 。
如果能重视自身的身体胜过重视外在的名利得失 , 轻利而重身,这才是“贵身”的道理 。
所以老子说:“贵大患若身”,意思就是说重视自己的身体,也要像重视人生的大患一样 。
又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可醢卮蠓?,厚藏必多亡” , 当你能够重视自身时,才不会对自身造成祸患 。
这种状态实际上就是将世俗之人对待“物质”和“身体”的态度做了转换 。
世俗之人会为了人生而过度重视名利 , 对于宠辱毁誉过多在意,导致损伤了自己的身体 。如果能够调换一下 , 重视自己的身体像重视外在的际遇一样,以此厚养自己的身体,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