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米花的起源和历史,爆米花的由来

1、爆米花的由来中国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国民间传统的“春龙节” 。据称 , 民间习俗在这一天要吃爆玉米花 。
据民俗专家介绍,中国民间传说 , 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 。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 。中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 , 龙抬头;大仓满 , 小仓流”的民谚 。
旧时,每当春龙节到来 , 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 。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 。这一天 , 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 , 以示吉庆 。
专家说,关于春龙节的来源,在中国北方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 。说当年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 。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着民间人家的哭声 , 看着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 。玉帝得知 , 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
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
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 , 到处找开花的金豆 。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 , 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就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 。龙王抬头一看 , 知道百姓救他 , 便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 , 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 , 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 。从此,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吃 。
气象专家说 , 在农历二月以后,“雨水”节气来临,冬季的少雨现象结束,降雨量将逐渐增多起来,这本来就是华北季风气候的特点 。

爆米花的起源和历史,爆米花的由来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爆米花机的历史【爆米花的起源和历史,爆米花的由来】爆米花机是一种制造与生产爆米花的食品设备 。爆米花机在很早以前就被人们使用,来自美国范德堡大学和秘鲁国家历史研究院的科学家们曾在秘鲁北海岸附近发现了距今约3000至6700年的爆米花和玉米棒残渣,证明了玉米粉和爆米花曾经是生活在此地的人类祖先的主要食物 。
玉米是由一种名为墨西哥类蜀黍的野草演变而来的,约9000年前才开始作为农作物在墨西哥普遍种植 。数千年后,玉米才被引进南美地区,并在安第斯山脉地区逐渐进化发展为今天我们常见的几个品种 。
原产于中美洲的玉米自16世纪传入中国,据记载明朝郑和下西洋带回了这种高产农作物 。在原产地美洲以外,中国是玉米种植最为普及的地区 。玉米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
民间习俗中 , 在农历二月初二即传统“龙抬头”这一天,人们都要吃爆玉米花 。
根据北方民间的神话故事,“金豆开花”的爆米花用以解救龙王为人间降雨 。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 。
中国传统的爆米花 , 起源可以上溯到宋朝 。当时的诗人范成大在他的《石湖集》中曾提到上元节吴中各地爆谷的风俗,并解释说:“炒糯谷以卜,谷名勃娄,北人号糯米花 。”又在《吴郡志?风俗》中记载:“上元,……爆糯谷于釜中,名孛娄,亦曰米花 。每人自爆,以卜一年之休咎 。”在新春来临之际宋人用爆米花来卜知一年的吉凶,姑娘们则以此卜问自己的终身大事 。宋人把饮食加入文化使之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