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印度的两大史诗是什么~《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并称为古代印度两大史诗 。
《摩诃婆罗多》约有十万颂,《罗摩衍那》约有二万四千颂 。在古代印度,它们以口头吟诵的方式创作和流传 。因而,它们的文本是流动性的,经由历代宫廷歌手和民间吟游诗人不断加工和扩充,才形成目前的规模和形式 。
摩诃婆罗多》的精校本(八万多颂)于一九三三年出版第一卷,一九六六年出齐 。《罗摩衍那》的精校本(近两万颂)于一九六年出版第一卷,一九七五年出齐 。编订精校本的宗旨是试图通过对勘各种抄本,力求恢复作品的原始形式 。但对印度两大史诗来说,这是一种不可企及的理想 。首先,这两大史诗本身是漫长的历史积累的产物;其次,印度古代的书写材料主要是贝叶,原始的或早期的抄本不可能得以保存 。目前的精校本所能做到的只是在现存这些并不十分古老的抄本基础上 , 提供一种尽可能古老的版本 。同时,它们排除了种种明显的讹字和衍文,因而也是一种比较纯洁的版本 。另外,它们以脚注或附录的方式,将一些重要抄本的重要异文一一列出,这使它们实际上比过去的任何抄本都完全 , 有利于两大史诗的研究 。
据现代学者考证,《摩诃婆罗多》的成书年代约在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四世纪之间 。在这漫长的八百年的成书过程中,《摩诃婆罗多》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是八千八百颂的《胜利之歌》,后来演变成两万四千颂的《婆罗多》,最后扩充为十万颂的《摩诃婆罗多》(即《大婆罗多》),成为古代文明世界中最长的一部史诗 。
关于这部史诗的作者毗耶娑,我们目前所知道的都是传说 , 很难断定他是真实的历史人物 。他既被称作这部史诗的作者,又是这部史诗中的人物 。按照史诗本身提供的故事,毗耶娑是渔家女贞信在嫁给象城福身王之前的私生子 。贞信和福身王生下的两个儿子花钏和奇武先后继承王位 , 都没有留下子嗣就死去 。于是 , 贞信找来在森林中修炼苦行的毗耶娑,让他与奇武的两位遗孀行房,生下两个儿子持国和般度 。此后,毗耶娑仍然隐居森林 。但他目睹和参与了持国百子(俱卢族)和般度五子(般度族)两族斗争的全过程 。在般度族五兄弟升天后,他用三年时间创作了这部史诗 。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印度两大史诗,古代印度的两大史诗是什么~](http://shimg.jingyanzongjie.com/231130/19450424L-0.jpg)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印度两大史诗和什么是东南亚宗教神话的主要来源?印度教神话的形成与其本身的历史关系密切 。大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印度河文明亦即哈拉帕文明 , 大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自亚利安人南迁入印度后,经过无数次战争和文化融合, 逐渐取代原有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并从印度河流域扩展至恒河流域以及整个印度次大陆, 最终形成今天的印度文明 。
公元前1500年至前600年左右 , 《吠陀经》问世,这是印欧语系诸民族中最为古老的一部文学著作 , 在其中,印度神话初次较有系统组合起来 。吠陀神话里所描述的最大的神是因陀罗 , 他是天帝,众神之首 。据记载 , 因陀罗原本是带领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的英雄,死后成为神 , 其神格化可以看作是吠陀诗人对于权力的一种附会 。吠陀文化后期,印度产生了婆罗门教,而种姓制度的出现则是权力更为集中的体现 。
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在各方面快速发展的印度进入列国时代 , 这一时期,旧的神话不断被编辑 , 新的神话又不断产生,宗教方面 , 出现了佛教与耆那教,而这两大教派又各自繁衍着不同的神话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格萨尔史诗是哪个民族的,《格萨尔王》史诗是我国哪个民族的优秀作品?
- 阿拉伯半岛气候类型,刚果盆地,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南非开普敦和东非高原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 刚果盆地属于什么气候,刚果盆地,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南非开普敦和东非高原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 印度属于哪个洲,印度属于哪个洲的
- 恒河的源头在中国吗,恒河的源头是在那个国家呢?为何被印度人称为圣河?
- 毛蟹上的毛要不要去掉,螃蟹最前面的两大蟹钳上的毛需要去掉吗?
- 卸妆湿巾可以带上飞机吗,坐飞机可以带印度神油湿巾吗。这个算液体的吗
- 东印度公司现在叫什么,东印度公司的成立时间是1600年12月31日吗?
- 印度人擦屁股用哪只手,印度人用手擦屁股是真的吗?
- 音译 印度语拉达拉达的意思,有没有知道这种鱼的“拉达”学名叫什么,这种鱼能吃但是有毒,类似于河豚,到底是不是河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