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烧泥鳅,红烧泥鳅怎么做?( 二 )


2、砂锅内放适量高汤,下入豆腐块、泥鳅、姜片、葱段 , 调味后小火炖煮 , 最后淋少许香油即成 。
专家点评:
这道菜虽然是我国的传统滋补美食,却很少有人把它和补钙联系在一起 。豆腐制作时需加入硫酸钙(石膏)或氯化钙(卤水)作为凝固剂 , 本身就是富钙食品;貌不惊人的泥鳅则是鱼类中含钙最多的一种 , 而且B族维生素和铁、锌等微量元素含量也高于普通鱼类 。
水煮泥鳅片
泥鳅片、青笋尖、盐、味精、料酒、郫县豆瓣、姜米、蒜米、干辣椒粉、花椒粉、标茸、水豆粉、鲜汤、刀口辣椒、色拉油适量 。
1、将泥鳅片洗净,掠干水分,用盐、料酒、水豆粉码味 , 下油锅滑散捞起 。
2、锅置旺火上,放油烧至五成热,下豆瓣、姜米、蒜米、炒至出色出味,再下干辣椒粉,料酒,掺入鲜汤
3、烧沸后,打去渣,放盐、味精调好味 , 
4、将青笋尖、蒜苗入锅中煮至断生后,捞起入碗内垫底、再下泥鳅片,用中火煮入味后,起锅舀于菜面上,撒上刀口辣椒、蒜茸;
5、另起一锅将油烧至八成热时,淋于辣椒和蒜茸上 , 最后撒入花椒粉即成 。
翰章酱黄泥鳅
黄泥鳅(取自翰章乡)、葱、姜、味素、干黄酱、精盐
做法:先将大酱煸香出味,下入泥鳅慢火烧,汁收干即好 。
特点:酱香浓郁、味美可口
原料:活泥鳅2000克 。
做法:先把活泥鳅放清水中养1天,使其排净肠内废物,次日再把它放干燥箱内烘干或焙干研末装瓶 。
用法:每日3次,每次10克,温开水送服 。15日为一疗程,连续食用最多不超过4个疗程 。
作用:温中益气,解毒 。适用于肝炎、癌症 。
评注:泥鳅能补中气、祛湿邪,不仅是美味的上佳食品,还是药用价值颇高的食疗药物,其滑粘液有较强的解毒消肿功效 。近年来临床研究证实,泥鳅对甲型肝炎病人康复期疗效较好,并有防治癌瘤的作用 。
泥鳅钻豆腐的故事
泥鳅钻豆腐是民间的传统风味菜,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许多地方都有制作,但以河南周口地区民间制作尤为出名 。
传说过去祖居周口圈神庙街,有一位名叫邢文明的渔民,旧时常以捕捞鱼虾为生,他在捕鱼的时候,却常常捕到一些泥鳅,往往较大的泥鳅卖掉后,剩下的小的无人问津,每次只好带回家里自已烹食 。有一次,他为调剂口味翻翻花样,索性把小泥鳅在家放水盆里吐净了泥,并从街上买回一些豆腐和葱、姜等调味佐料,因泥鳅小不易拾掇,便捞放锅内盖上锅,用姜蒜同豆腐一起煮 。待煮后揭盖看时,发现小泥鳅都钻进豆腐中去了,只是鱼尾留于外,十分别致有趣 。此法很快便在当地民间传开,即名之为“泥鳅钻豆腐” 。
泥鳅和豆腐均营养价值很高,据营养学家分析,泥鳅所含蛋白质、脂肪、钙、磷及维生素等成分,均超过一般鱼类的含量,且其肉质细嫩鲜美,味甘性平 , 具有暖中益气 , 解毒收痔之功,被誉为“水中人参” , 而豆腐则为食品中之极良者 。故泥鳅和豆腐同烹 , 更具有进补和食疗功用 。
泥鳅钻豆腐,由于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进补作用,后经厨师几经改进,亦成为筵席饮宴上的名菜 。具体烹调,系先将小泥鳅置放有蛋清液的清水盆中,以排除脏物并洗净,砂锅注入凉排骨汤,随放整块嫩豆腐和泥鳅,加盖慢炖稍许时间,泥鳅被热气所逼钻入豆腐躲藏,待至汤沸全部烫死在豆腐中,然后再经小火并加入多种调配佐料烹成 。汤清见底,十分美观,鲜嫩可口,堪称一绝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