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组成,麻黄6g苦杏仁6g薏仁30g甘草6g连翘10g赤小豆15g栀子6g桑白皮10g 这个方子有什么用?( 四 )


赤小豆质地坚硬,难于煮烂 , 如果要与粳米同煲,则应该先把赤小豆煮烂后,才加入粳米 。另外,赤小豆适合用适量的糖调味,但不宜放盐 , 否则不利水分的排出 。向几名中医师查询,他们说 , 赤小豆与红豆尽管长相不同种属却相同,同属豆科植物,性质和营养成分也接近,只是赤小豆的功效强些 , 所以中医入药都用赤小豆,而红豆则只供一般食用 。
赤小豆的做法大全
赤豆玉米薏仁粥
原料:玉米须50克,赤豆15克,薏苡仁30克 。
做法:
(1)将玉米须加水适量先煎10分钟 。
(2)赤小豆、薏苡仁洗净入锅,用旺火烧开后转用小火熬成稀粥 。温服 , 每日1次 。
功效:适用于治疗阳虚水泛见体型胖大、倦怠、苔白腻 。
赤小豆煲排骨
材料:赤小豆100g、排骨300g、食盐、清水
做法:将赤小豆和排骨分别洗净;置入沙锅中,注入清水,旺火、烧滚 , 约40分钟后,改文火再熬约2小时,至赤小豆起沙,排骨酥软为止;放入食盐即可食用 。
功效:生津液 , 利小便,去湿气,还可以用赤小豆煲粥 。健脾去湿采用淮山、扁豆也不错 。清热利湿用薏米、土茯苓,薏米煲排骨,或新鲜土茯苓煲龟或蛇 。回南天湿气重时容易风湿骨痛,吃点葛根对身痛、头痛也有辅助作用 。
赤小豆无花果汤
材料:无花果200克,赤小豆150克,黑花生150克,黑玉米2棵,清水1500克 。
做法:
(1)赤小豆、黑花生冲洗一下,用清水浸泡1个小时 。
(2)加入黑玉米,加满约1500克的水,大锅煮开 。
(3)转小火煮40~50分钟,赤小豆煮开裂,其他的材料就全熟了 。
(4)加入无花果,大火煮10分钟 。
(5)汤可以直接喝,也可以降温到80度时,加1勺蜂蜜来喝 。
赤小豆鲫鱼汤
材料:赤小豆约90克 , 鲫鱼
做法:
(1)赤小豆用清水浸泡1夜充分泡发涨开;
(2)鲫鱼除去鱼鳞、鱼鳃和内脏 , 刮去鱼肚壁上的黑膜 , 冲洗干净后晾干鱼身表面;
(3)蒜头剥去外皮 , 陈皮用清水泡软,刮去白膜切成丝;
(4)锅烧热后倒入油,6成热后下姜片和鲫鱼[1];
上一页全文完(共 18249 字)展开全部内容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组成,麻黄6g苦杏仁6g薏仁30g甘草6g连翘10g赤小豆15g栀子6g桑白皮10g 这个方子有什么用?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257.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257.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
麻黄二两(甘温 , 去节) 赤小豆一升(甘平)连轺二两(连翅房也,苦寒) 杏仁四十个(甘温,去皮尖) 大枣十二枚(甘温) 生梓白皮一升(苦寒) 生姜二两(辛温,切) 甘草二两(炙 , 甘平)
以上八味,以潦水一斗 , 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 , 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
刘渡舟
这里说湿热不仅能在里,还能在表,用茵陈蒿汤就不行了 。伤寒是表有邪,内中湿热淤积 , 也会出现黄疸 。外感表邪和内里湿热是有联系的,外邪郁锷导致湿热内凝,必然影响表不解 。这个病临床上可以见到脉浮,浑身发冷发烧头痛 , 同时出现黄疸,小便不利,就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表里双解 。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疗湿热在表效果都很好,也能治疗荨麻疹,这个方子止痒祛湿热的效果很好 。连轺说法不定 , 现在用连翘来替代 。生梓白皮北方没有 , 就用桑皮替代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