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山海经》载有“食气”之民,后有“食气者神明而寿”的传说,类似观念被庄子改造成神人之功,《庄子?逍遥游》载:“藐姑射之山 , 有神人居焉 。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藐姑射之神人,无须五谷等食物,只须饮食风露 。
辟谷术起于先秦 , 大约与行气术同时 。集秦汉前礼仪的论著《大戴礼记?易本命》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 , 不食者不死而神”,是为食气术最早的理论根据 。《淮南子?地形训》也有类似的记载 。道教创立后 , 承袭此术,修习辟谷者,代不乏人 。从汉至宋 , 辟谷术在道教内一直十分流行 。西汉有《去(却)谷食气篇》云:“去(却)谷者食石韦 。首重、足轻、体轸,则d(椋┐叮ù担┲ , 视利止 。”意谓初行辟谷时往往产生头重脚轻四肢乏力的饥饿现象,须用“吹椤笔称法加以克服 。这里将辟谷与行气联在一起,和《庄子?刻意》将行气与导引联在一起一样,似皆表明此三术在先秦时最初存在的状态 , 即表明它们大体是同时出现的 。
在服气辟谷的同时,道士特别强调添加辅助食品,如茯苓、大枣、胡麻、黄精等 。把这些药品通过中药学的制剂方法,经过九次蒸晒,制成水丸,或加蜜制成蜜丸,或煎制成膏剂,或再配成复方,制成“太清金液膏”、“茯苓膏”、“胡麻饭”等,随时加以服用 。如晋朝人乐子长传“漱咽华池法”:常含枣核,如儿吮乳,久之乃满,咽其三分,而留二分 。与气俱咽,可以周而复始 。
《神仙食气金柜妙录》中引隋朝京黑先生传辟谷法:先合口引之,再纳气咽之,满三百六十则止 。这种咽气法咽气越多越好 。修行此法时 , 咽而食,则应日减一餐 , 十日后不食 。此后 , 气常入不出,意气常饱 。如腹中感觉饥饿,或小便赤黄 , 取好枣九枚,饥饿时吃一枚、二枚,一昼一夜,不过此九枚 。如意中不念食者,可不含枣 。炼功者经常含枣核,令口中津液丛生,更有益处 。通过这些方剂的记载,可以看出道教辟谷法只是不吃五谷杂粮,而食用有蛋白、高油脂类的药品来补养人体的气血,充实生命元素 。
一说到辟谷 , 很多人马上想到:不吃不喝!这是对辟谷养生的第一大误解 。辟谷是辟五谷杂粮 , 不是不吃不喝 。半辟谷,是辟谷者在辟谷期间喝一些饮料和进食一些水果或营养品,保障人体摄入的能量和消耗的能量均衡 , 在这个前提下来排除体内毒素,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
辟谷和断食有本质区别.
辟谷必须要有专业人士的指导,打通经脉,使人感觉不到饥饿.
是一种从内到外的调理,我自己感觉相当与一种修行吧.
中医辟谷是不吃谷类,但是吃水果和蔬菜.也是几天(最多15天)的事.
没有人能长期辟谷,中医也不提倡长期辟谷.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兔死狐悲的意思是什么,兔死狐悲是什么意思
- 甘泰达的功效与作用,甘草多糖作为一种天然植物多糖,它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 我们都要好好的第23集剧情简介,我们都要好好的全集多少集 该剧讲述了什么内容
- 儿子和爸爸是啥关系,爸爸和儿子是什么关系?
- 河南天天偷井盖是什么梗,偷井盖什么意思
- 鱼腥草和银条菜的区别是什么,鱼星草是不是市里上卖的银条菜?
- 梅花的精神是什么,梅花的精神是什么?
- 线上是什么意思,线上线下是什么意思
- 覆盆子是什么,覆盆子是什么
- 碳素笔和中性笔是一样的吗,碳素笔是什么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