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题:(1)题是考查异面直线的成的角及长方体对角的计算 。对本题的解答约80%的学生能找到异面直线a1c1与bc所成的角,但有30%~40%的学生不习惯用反正切函数表示角度,反而用反正弦或反余弦函数表示角度,教学中应引起跑的重视 。计算长方体的对角线长仅有20%的学生会用简捷方法“长方体的对角线的平方等于长、宽、高的平方和” 。其余学生计算较繁琐 。(2)题是考查证明三点共线问题 。约有80%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证明,有用解析法的 , 也有用向量法的,也有用平面几何与解析几何综合知识证明的“三点连线中,两线之和等于第三线则三点共线”,反映出各教学点对该问题给出了多种证明法和思路 , 值得提倡 。第(3)题考查根据不同的己知条件选用向量数量积的表达式 。第四题:1题主要考查动点的轨迹方程,学生的解答,多出现两种方法 , 按轨迹满足椭圆定义求解或按求轨迹方程的四大步骤求解,但解答中又出现不少错误 。第五题:1题是考查由给定双曲线的条件求它的标准方程和渐近线方程 , 但不少学生将双曲线中的参数a,b与随圆中的参数a、b、c混为一谈,对渐逐近线方程掌握不好,不能根据渐逐线的位置,写出渐近线的方程 。2题主要考查用向量法证明四边形是矩形的方法,但不少学生随心所意,反而用解析几何的方法去证明,严格讲这是错误的,应该引起重视 。有的学生在证明中逻辑混乱,逻辑推理叙述不严密 , 在矩形的证明中,用“垂直证明垂直” 。对向量的知识掌握不牢固,求向量的坐标时,差值的顺序不对,导致计算错误 。
第六题:本题是一道立体几何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一是两平面垂直的性质,二是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本题评阅结果,有近60%的考生得满分 , 这些学生是掌握了考查的知识点,解题思路清晰,能迅速地用两平面垂直的性质,证明δabc和δbdc是直角三角形,求出bc和cd后,又用三角函数计算cd与平面所成的角 。有的学生构造三角形思路灵活 , 连接ad得直角δabd,在此三角形中求出ad,又在直角δdac中求出cd , 最后在直角δdbc中求出dc与平面所成的角 , 即∠dcb 。在20%的学生错答的原因是找不准直角 , 把直角边当成斜边来计算,导致解答错误 。有近20%的学生空间概念较差,交白卷 , 有的认为ab与cd是在一个平面上且相交,完全按平面几何的知识来解答本题,如用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来解 , 这是完全没有空间概念的主要表现 。五、通过考试反馈的信息对今后教学的建议通过以上考试命题,试卷质量,答卷质量 , 基本概况的综合分析,实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 , 统一阅卷是非常必要的 。将考试成绩通报各教学点,对互通信息,相互学习 , 取长补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分析和探索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教育(高职)的教学规律 , 也是很有必要的 。特别是通过考生的答卷分析 , 各教学点要开展教研活动,分析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 。
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全卷共26道题,覆盖了<数学课程标准>中一级知识点,二级知识点的覆盖率也较高,试题呈现方式多样化,主观性试题的类型丰富:开放题、探究题、应用题、操作题、信息分析题等占一定的分值比例,题型结构搭配比例基本适当,各知识点分值比例分配比较合理恰当 , 总体难度和难度结构分布合理,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本校平均分:79、9,优秀率:47、9%,及格率:90% 。其中初二(1)班得分情况如下: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冬天为什么6一7小时都不发面,冬季20个小时了面还不发怎么办?
- 香椿芽腌咸菜需要焯水吗,香椿必须焯水吗 香椿焯水怎么做
- 纸币、硬币 塑料钞怎么保存,收藏钱币应该用什么容器装?怎样保存?
- 西冷牛排制作方法,西冷牛排怎么做?要真的!
- 普票开错了怎么作废重新开,发票开错怎样作废
- 复方阿胶胶囊要不要放冷藏,复方阿胶胶囊怎么样
- 秘鲁玛卡怎么吃法,玛咖的功效及有哪些吃法
- 室内甲醛的来源有哪些,室内甲醛是怎么产生的?
- 晒笋干发粘怎么办,竹笋晒的时候有点发黏性是什么原因
- 白衣服被茶水染黄了怎样去除,白色的衣服,沾到茶水,怎么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