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丨愿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女( 二 )
爱打扮 , 穿衣化妆的技术得心应手 , 也带着身边的朋友由内而外地提升魅力;爱读书 , 酷爱《活着》的她调侃自己从小就具有“悲悯天人”的人格;爱科幻玄幻主题 , 异想天开又带点浪漫主义情怀 。 这 , 就是李婧 。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二十岁的小姑娘 , 尽管样貌不像了 , 但内心很像 。 我的成长环境足够单纯 , 遇到的人和事也很简单 , 所以别人也会觉得我是一个纯粹的人 , 愿意和我相识相交 。 ”李婧笑称 , 她希望自己“走出半生 , 归来仍是少女” 。
岁月流逝带给李婧的并不是青春不再的遗憾 , 而是心的沉淀、美的沉淀 。 她像一朵鲜活、朝气蓬勃的向日葵 , 恣意地生长 。
赠人玫瑰 , 手留余香
【她说丨愿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女】生在古都洛阳的李婧 , 来自一个十分传统的家庭 , 这样的成长环境从小就塑造了她正直、善良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 因此 , 在李婧看来 , 一个人在实现财富自由之后 , 尽自己所能回馈社会 , 人生才会活得有价值、有意义 。
或许正是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引下 , 李婧对慈善公益始终抱有着一片热忱 。 2016年 , 包括李婧在内的几位创始人成立了三亚精英女子俱乐部 , 旨在为贫困地区、社会弱势群体及个人提供帮助 , 使更多优秀的女性在工作和家庭之余找到发挥自我价值的心灵归属地 。
何为精英 , 李婧的理解是要有一定的社会财富和社会地位 。 “社会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 。 一个人首先要有能力过好自己的生活 , 才会有能力去帮扶他人、去回馈社会 。 在保障自己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帮助更多的人 , 社会才能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 ”
做慈善并不是一件易事 , 俱乐部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 一步一个脚印 。 五年来 , 从为贫困干旱的石坝村凿井 , 到为村民提供修缮房屋、建立图书馆、完善医疗服务等基础设施 , 再到为三亚偏远地区开展送教下乡的公益课堂活动 , 李婧在公益事业上真正做到了无私奉献 。
“我们做公益从来没有收到工资 , 也没有补贴 , 都是自己贴钱贴力 , 但这个过程是很幸福的 。 取之社会 , 就要回馈社会 , 这是我一直对自己说的话 。 慈善公益不是一句口号 , 当你真正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的时候 , 这种成就感远比赚再多的钱都来得更大更足 。 ”在谈及这些时 , 李婧那双动人的眼睛里熠熠生辉 。
文章图片
李婧在公益课堂 。 图片来源:李婧提供
不止是俱乐部活动 , 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 , 李婧也将社会责任感贯彻到了点点滴滴 。 她经营的医院时常会进行一些夜间爱心诊疗 , 为夜间遭遇特殊危险的患者提供仅收取成本费的伤口处理 。 这种夜间诊疗时间晚、难度大、回报少 , 但李婧依然坚持做了下去 。 “做生意的首要目的肯定是盈利 , 但赚钱是没有止境的 ,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帮助别人一点 , 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 ”
女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完美和完整 。 在30岁这个美好的年纪 , 李婧不再局限于工作和家庭这几个框限的小圈子 , 而是把目光放得更远更深 。 不论是到贫困地区做慈善公益 , 还是结交各个阶层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展自己的见识 , 她一直在朝着自己理想中“温柔而有力量”的目标稳步前进 。
外表的美丽是李婧的第一层优势 , 但内心的美丽才是使她三十年如一日保持鲜活美好的法宝 。
李婧用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幸福感影响了家庭 , 影响了被帮助的人们 , 也希望影响越来越多的女性 , 在各行各业、各个年龄绽放出不一样的美丽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张萌:走出人生至暗时刻,我有三大方法
- 本文转自:速新闻寄件人:刘运刚年龄:47岁职业:社区干部(速新闻记者 徐其崇)“这张明信...|明信片上的“微心愿”?丨愿做“三重父母”的好“儿子
- 不是喜欢孤独,是和人靠近太累。带你走出「社交缺乏」的3件小事
- 抑郁症|“我是如何走出抑郁的?”如果你觉得自己失控了,试试这几个方法
- |电影推荐丨愿世界没有坏人,只有家人
- 失恋|走出失恋最好的方式:把跟他有关的一切都丢掉
- 能够东山再起的人,都必须走出这三种困境,熬过去就能出人头地
- 恋爱 要想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女人必须懂得这3个方法,很实用!
- 风起洛阳|韩国将播《风起洛阳》,文化输出正当时,还有多部剧作走出国门
- 勇于跳出舒适圈,不给自己设限,生肖鸡走出困境逆流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