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亲子教育:固执的孩子,无法接受计划外的变动,该怎么办?( 二 )


当计划被打乱 , 生活没有了秩序时 , 孩子会感到恐慌 , 失去了安全感和掌控感 , 自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 , 也会固执地想要事情回归“原样” , 好让自己回到原来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中 。
同时 , 这个时期的孩子 , 也处于表象思维的阶段 。 灵活地变通思维 , 大脑及时适应变化 , 小朋友的大脑的发展此时显然还没能到这一阶段 , 只会认准原来的思维 , 也就是“一根筋” , 并不会灵活地变通 。
《人生大事》中的小女孩武小文 , 便是一个很固执的小孩 。 小小年纪不懂生死的她只知道一直照料她的外婆被人装进一个箱子抬走了 , 只想要找回她的外婆 。
而之后再次看到棺材时 , 便以为外婆还在那里面 , 要把外婆找回来 , 结果大闹别人家的丧礼 , 才发现里面躺着的是别人 。
失落的她觉得很奇怪 , 明明自己亲眼看到的事情 , 怎么在里面的人会变了呢?
②儿童本身的气质
此外 , 孩子能不能顺利接受计划改变 , 也与孩子本身的气质有关 。 气质是天生的 , 这决定了孩子应对世界的情绪和行为方式 。
学者托马斯与切斯根据活跃水平等九个维度将婴儿的气质划分为容易型、困难型和迟缓型 , 其中便有儿童对常规变化适应性、和对新情境的反应这两个维度 。
容易型:容易型的孩子生理节律有规律 , 比较活跃 , 容易适应新环境 ,, 容易接受安慰 , 情绪也比较稳定 , 积极、友好的情绪占主导 。
困难型:困难型的孩子生理节律混乱 , 睡眠、饮食及排便等机能缺乏规律性;情绪不稳定 , 容易烦躁 , 爱吵闹;也不容易适应新环境 , 不易接受安慰 。
迟缓型:迟缓型的孩子不活跃 , 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反应比较温和和低调 , 情绪上也表现得较为安静和退缩 。
所以 , 除了儿童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的因素影响外 , 儿童本身的气质也影响着孩子对于变化的态度和适应 。
对于日常的流程很固执 , 轻易地改变会引起孩子比较大的情绪反应;在进入新环境时也总是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这些表现都可能与孩子的气质、适应性有关 。
而气质并无好坏之分 , 家长更需要做的是营造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 。
— 03 —
家长该如何做呢?
第一点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调节情绪 。
比昂提出的“容器”理论 , 家长要做孩子的容器 , 最重要的做孩子情绪的容器 。
【孩子|亲子教育:固执的孩子,无法接受计划外的变动,该怎么办?】当孩子产生了难以名状的情绪反应时 , 他们自身难以处理 , 此时便需要母亲这个“容器”来帮忙 。 母亲可以接纳孩子的情绪 , 并用自己的形式进行处理 , 然后再将处理过的易消化的情绪还给孩子 。 这就像“空气净化器”一样 , 容器对被容纳者有净化的作用 。
所以 , 面对因为计划外的变化而在哭闹的孩子 , 家长可以做的 , 便是允许孩子暂时的伤心难过 , 理解孩子此时的心情 。
例如G小姐可以这样回应园园:“哎呀 , 园园期待了那么久 , 现在关门了 , 玩不了了 , 肯定很难过吧!没事 , 难过我们就哭一哭呗 。 ”
我们自己情绪上头时 , 对于那些大道理不也一样听不进去吗?心里更想要的不也是有个人能跟你站在一起 , 陪你难过生气吗?小孩子也是一样的 。 他们也同样需要有个人能做他们情绪的“嘴替” , 懂他们的情绪 。
接纳孩子的情绪 , 与孩子共情 , 便是父母在发挥“容器”的作用 。
孩子|亲子教育:固执的孩子,无法接受计划外的变动,该怎么办?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