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学者李永萍谈农村婚姻家庭转型:彩礼、“老实人”光棍、婚配权力变迁( 三 )


南方周末:浙江一些地区出现了赘婿、上门女婿现象 , 也是这个原因?
李永萍:对 , 浙江出现这个现象 , 和经济比较发达有关 , 男方很有可能是外地的 , 他来那个地方打工 , 女方的条件比男方原本的家庭好很多 , 他可以接受赘婿 。 不仅浙江 , 别的地方也有这种婚姻模式 , 只是它的逻辑不太一样 , 比如之前讨论比较多的苏南的“两头婚”(指男女双方两头皆是婚娶婚嫁 , 夫妻两头走) 。 四川地区的上门女婿挺多的 , 上门女婿和娶女方进来没有太大差别 , 观念上不会排斥上门女婿 , 上门女婿自己也不会觉得低人一等 。 这一点确实差异很大 , 比如在北方农村就很少看到上门女婿 , 河南、山东这些地方上门女婿的压力很大 , 上门的男性肯定是家里条件最差的 , 个人条件也最差 , 容易被看不起 。 但是在西南一带通常不会有这种压力 , 跟正常结婚没有什么差别 。
南方周末:你在书中分析过 , “光棍成窝”一般发生在偏远山区农村 , 如贵州农村、鄂西山区成了全国性婚姻市场的“低洼地带” , 但光棍在当地农村却不会感受到异样的眼光 , 不影响他们参与村庄正常的公共生活 , 为什么那里的村庄社会对光棍有很好的接纳度?
李永萍:贵州、鄂西都属于西南一带的文化 , 还包括四川 , 光棍在村庄里跟其他人没有什么差别 , 只要你正常地去打工、参与劳动 , 不会因为你没有结婚就低人一等或者被看不起 , 别人不会有这样的眼光 。 但是在河南、山东等华北农村 , 村庄对光棍的接纳度比较低 , 不仅光棍 , 而且他们父母在村庄里也会有点被看不起 , 会成为村庄的边缘人 。 我们有一个直观的感觉 , 在华北农村调研的时候 , 光棍很容易被一眼识别出 , 作为外来人 , 我们看到有一个人 , 不知道他有没有结婚 , 但是很容易猜测到他是光棍 , 如果进一步了解 , 发现准确率很高 。 因为华北农村的光棍不太被村庄接纳 , 他对生活容易失去信心 , 有点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状态 , 所以他很容易邋遢、不修边幅 , 也不太注重个人的穿着打扮 , 家里也会比较乱 。
我们在成都调研的时候 , 住在一个农户阿姨家里 , 她的邻居是一个老光棍 , 当时应该六十多岁了 , 但我们没有想过他是光棍 , 看他收拾得干干净净 , 每天去茶馆打牌 , 跟其他人交往没有任何的异样 。 在四川、贵州调研的时候 , 如果别人没告诉你 , 你看不出光棍和其他人的差别 , 他可以和别人一样把日子过得很好 , 甚至可能过得更好 , 因为他没有家庭负担 , 他一个人劳动 , 把自己养活就可以 , 可能生活更潇洒 。 村庄社会对光棍的接纳度不同 , 也会从另一个层面影响光棍对于日常生活的态度和行为选择 。
南方周末:这种不同程度的接纳主要受观念的影响 , 还是现实原因所致?
李永萍:可以说是观念影响 , 但这种观念的背后其实都有结构的影响 , 不是这个地方天然接纳或不接纳 , 而与当地的文化结构或者村庄社会结构有关 。 一是不同地方的农民对于结婚和传宗接代的态度不一样 , 在华北农村 , 传宗接代是家庭最主要的任务 , 必须要生儿子 , 而且生了儿子之后一定要让他顺利结婚 , 这样这个家庭才能绵延下去 。 在这样的观念之下 , 那些没有结婚的人 , 别人会觉得他太可怜了 , 没结婚的家庭被边缘的可能性很大 。 你没结婚 , 可能是父母没给你准备到位 , 或者你个人有些什么原因 , 既被看不起 , 同时也被可怜 。 在四川一些地方 , 农民对于结婚以及传宗接代没有那么强的观念 , 当然父母肯定都希望子女结婚 , 但如果实在不能结婚 , 也不是太大的问题 , 觉得那就这样吧 , 并不是这一生就过不下去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