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年的算法

【闰年的算法】

闰年的算法

闰年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公历和农历都是以月亮运行周期为标准推算出来的,但每一个月有一个闰月,所以每年会有两个闰年,每一个闰年比平常多一个月 。一般来说闰年在公历年中只占很小一方面——只有一年而已 。所以闰年也是非常重要的 。闰年都会增加吗?
1、由于闰年少了,人们的衣食住行会受到影响,所以会导致人们出现懒惰,从而减少了人们的劳动时间 。
如,有一种说法是,如果闰年多了,那每年秋天都没人播种,就没有了收入,人也就懒惰起来,不愿劳动了,所以这个年,人们的劳动时间就没有了 。据统计,2019年前10个月,全国就没能播种多少粮食 。此外,因阴历的闰月少了,人们就可能会出现各种天气问题,如台风等 。例如,2019年9月就遇到了台风天气 。中国气象局曾表示,今年台风“黑格比”(Hurpes-Gregory,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桑美”)将于9月10日至9月15日期间在浙江、上海、江苏、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重庆、贵州、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ㄗ灾吻⒅毕绞校┗疃?。不过,虽然“桑美”可能会在上述地区停留数月,但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很难与其他地区相提并论 。
2、因为在农历中,公历和农历是不同的,所以如果要想多增加一个月,就必须要增加公历 。
这就是农历的优势 。“阴历”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一种历法,每12个月分为一个月(阳历)和一个星期(阴历),每个月包含30天(朔望月) 。我国使用公历时间长达五千多年 。所以人们现在普遍使用的历法都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历法 。目前使用的历法大都是阳历,主要是为了方便人们推算阴阳五行,阳极之日称阳刚日 。
3、闰年是不是也会减少就要看当时的气候条件了,但由于每年都处于春夏之交时,气候多变,所以如果闰年没有增加就有可能会出现旱涝灾害导致农作物减产 。
因此,在闰年的安排上,农历、阴历或公历都会有一定的冲突 。在农历中是“闰月”而在阳历中则是“闰年初”,在公历中则为“闰年初”(一次闰年) 。农历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时间安排均与太阳运行的周期相一致:公历日期由闰2月(阳历年)、闰6月(阴历年)和闰7月(阳历年)三个月组成 。但如果闰2月也是一个好年景,那便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每年阴历中的这个闰年要比阳历多一个月,因此也称多闰月份 。虽然有阴历年和阳历年,但农历不同于公历,故并没有设置“闰年”的说法 。
4、闰年多的年份通常比较好相处,如果在闰年不多的年份还可以互帮互助,而且有些国家有几次闰年也是可以互通有无的 。
闰年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连续在一定的时间内减少某月数,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一次只有一次法定闰年 。闰年与农历闰年有什么区别?其实闰年没有严格的标准,其计算方法也有很多种,但其本质上相同 。首先,因为闰年是有天数的 。每一个闰年有7天;第二,每有一个闰年,就会出现一次回归年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