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一期中,我讲到了两个著名的问题:眼睛看物体是否是倒立的?如果是倒立的,是什么造成了眼睛无法看到物体倒立?因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总是用“视线向下”(左右眼看到的物体方向相反)来描述事物和判断事物,这个时候我们的眼球会呈现出倒立状态 。
1、眼睛的生理功能?
【为什么眼睛看物体不是倒立的】
这是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 。我们通过观察物体,可以直观的看到物体的状态 。当我们“看”到一个对象(物体)的时候,眼球就会形成一个圆形,所以我们通过观察它就可以知道这个物体是在“看”向哪一边,所以为什么有人会问“我看东西是不是倒立了?”其实很简单,这是一种视觉和思维方式,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视线和物体的视线是相互交错的两个方向;如果视野不对称(左右眼看到事物的方向相反),那么物体与眼睛就会相互交错 。所以这种情况下看东西是倒立的,而不是倒着看更好 。因此当我们看物时,不仅可以看到左右眼,还可以看到不同角度(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上不一样位置上物体是否是倒立了;如果我们需要观察距离很远时,就可以看到一个垂直角度向上(或者向下)很长时间后再看物体,如果垂直角度向下(或者是水平角度向下)很短时间后再看物体,那么物体就有可能变成倒立了 。
2、眼睛的视线往下看和往上看的过程是不同的
在人眼视觉功能的研究中,我们的视线在向下时(我们把物体看成是向右的),会倾向于对目标进行旋转 。比如我们将一根线旋转180度,那就会倾向于向上和向右旋转 。所以,当我们在看事物时,我们的眼睛会朝下看,但是不会朝着左或右的方向转动,我们的眼球会顺着物体进行旋转 。在眼睛往上看时则相反,我们有一种“逆视觉” 。当我们眼睛看到了一个向右或向左转动的物体后,我们就会看到物体向左或向右转动(我们把物体看成是向右或向左转动) 。所以我们在人眼视觉功能研究中发现“顺视觉”或“逆视觉”实际上是不同的生理现象 。
3、你怎么看待“视线向下”的现象?
在我们的认知中,视线向下看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事物,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更加频繁地调节我们的视野,这样才能让视线向下看更好地让我们的眼睛更好地适应这种模式 。同时我们需要注意,当你将目光投向一个方向时(视线向下),你的大脑会产生更多的情绪,这种情绪就会对你的视线产生更大程度的影响 。所以你对事物的理解和别人不同!;那在生活中呢?
4、总结
在我们的大脑中,我们的视皮层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部分 。如果你把你眼球旋转到一个方向,并把它固定在一个点上的话,你就可以看到物体在这个方向上被旋转的方向 。这就意味着你的眼球在转动(如果在同一个点上)而你不在转动(如果在不同点上) 。如果你能明白这个道理,那就说明你并没有在转动眼球,这意味着你可能只是看向了一个方向 。所以我们把视线“向下”,而不是“向左”定义清楚以后,再把视线向左或向右定义清楚以后,你就能够在物体旋转一定角度后看到这个表面而不是倒过来看一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