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海洋水面周期性的潮涨潮落现象,在白天的称为潮,夜间的称为汐,合称“潮汐” 。因海岸线朝向不同 , 海潮一般每日涨落两次,也有涨落一次的 。

潮汐分很多种 。因为月球与太阳都对地球产生万有引力作用,所以潮汐不仅表现在海岸的水位上 。随着地球自转与月球绕地旋转 , 引力同样作用于地球大气层和固体岩石圈 。只不过人们很难感受到这种潮汐,只有精密仪器或者对低轨道卫星会产生影响 。而海洋潮汐就非常明显了 。且与人们的生活、经济活动、交通运输等关系密切,因而习惯上将潮汐一词狭义理解为海洋潮汐 。其中由太阳引起的大气潮汐称太阳潮,由月球引起的称月球潮汐 。

因月球距地球比太阳近,月球与太阳引潮力之比为11:5,对海洋而言,月亮潮比太阳潮显著 。大洋底部地壳的弹性和—塑性导致潮汐形变,会引起相应的海潮,即对海潮来说,存在着地潮效应的影响;而海潮引起的海水质量的迁移,改变着地壳所承受的负载,使地壳发生可复的变曲 。气潮在海潮之上,它作用于海面上引起其附加的振动,使海潮的变化更趋复杂 。

当太阳和月球同在地球的一侧,就有了最大的引潮力,会引起天文“大潮”,在农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附近 , 太阳和月亮在地球的两侧,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你推我拉也会引起“大潮”;在月相为上弦和下弦时,即农历的初八和二十三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互相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发生了“小潮”,故农谚中有“初一十五涨大潮,初八二十三到处见海滩”之说 。另外在第天也有涨潮发生 , 由于月球每天在地球上东移13度多,合计为50分钟左右,即每天月亮上中天时刻(为1太阴日=24时50分)约推迟50分钟左右,(下中天也会发生潮水每天一般都有两次潮水)故每天涨潮的时刻也推迟50分钟左右 。

根据潮汐周期又可分为以下三类:
半日潮型:一个太阳日内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前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与后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大致相同 , 涨潮过程和落潮过程的时间也几乎相等(6小时12.5分) 。我国渤海、东海、黄海的多数地点为半日潮型 , 如大沽、青岛、厦门等 。全日潮型:一个太阳日内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 。如南海汕头、渤海秦皇岛等 。南海的北部湾是世界上典型的全日潮海区 。
混合潮型:一月内有些日子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但两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相差较大,涨潮过程和落潮过程的时间也不等;而另一些日子则出现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 。我国南海多数地点属混合潮型 。如榆林港,十五天出现全日潮,其余日子为不规则的半日潮,潮差较大 。不论那种潮汐类型,在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以后两三天内,各要发生一次潮差最大的大潮,那时潮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 。在农历每月初八、二十三以后两三天内,各有一次潮差最小的小潮 , 届时潮水涨得不太高,落得也不太低 。

作为十几年经验的赶海爱好者,还是要解答一下的 。
涨退潮时间每一天都不同,通常来说第二天涨退潮时间会比前一天推迟45分钟-60分钟,具体时间差需要根据季节和当天的天气来决定 。

冬季和春季的低潮时间相对会比夏秋时节长一些 , 涨潮时速度也会相对平缓一些 。理论来说每逢农历初一十五会有大潮,但更大的潮汐也可能出现在初二三或者十六七,但如果有大风大浪 , 潮水水位就会比预期高一些,不适合赶海 。

潮汐是由地球、月球、太阳之间的距离关系决定的,不同时期的引力和磁场决定不同时期的水位 。因此各地区潮汐时间是不同的,加之各水域的水下深度、平缓度都有所不同 , 因此有些地方不退大潮也能赶海,而有些地方只有退大潮时才能赶海 。
海事部门会定期发布潮汐时间表,喜欢赶海的小伙伴要根据自己想去的赶海地关注不同的水位情况以及天气情况 。

哪些地方适合赶海?
最好是那种满朝时水位也不会很深,而且滩涂平缓并且面积大 , 既有礁石也有滩涂的地方,这类区域不需要大潮也能赶海 。而且这种地方容易形成潮水坛,不仅能在滩涂挖蛏子、挖蛤喇、挖象拔蚌 , 还能在石缝里捉螃蟹,运气好的话还能捡漏到鱼、虾、鲍鱼等海货 。

其次是沙滩面积大 , 石头少的平缓滩涂 。这种滩涂挖蛏子很容易,只要见到这种滩涂 , 就一定有蛏子,一把铲子一袋盐就可以开始赶海了 。运气好的话也能遇到卧沙的螃蟹和螺类的东西 。

淤泥较多,并且面积较大的区域 , 这类区域不熟悉地形的一定要有人带着去,因为淤泥深浅不一,表面看起来退了潮 , 但有些位置的淤泥一米多深,而且淤泥中行走比较费力,所以一定要格外小心 。这类区域的好处是赶海人比较少,海螺和牡蛎类的东西比较多,能挖到的海货普遍比沙子里的东西更值钱 。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海边都适合赶海,比如海水浴?。蛭〕《加蟹丽柰?nbsp;, 除了小蛤喇基本上没什么其他东西,而且沙蛤喇吐沙不容易吐干净,吃着会比较牙碜 。
赶海,主要玩的是乐趣,不用总想着能挖到多少东西或者捡到什么大货 。网上那些走几步一个龙虾,走几步一只大螃蟹,再走几步一只鲍鱼的都是摆拍,没有例外 。

任何赶过海的都知道即使台风过后也没有这么密集的海货等你捡,更不可能那么容易遇到龙虾 。因为中国只有南海少数水域有龙虾 , 且近海数量稀少,而大陆近海压根就没有龙虾,连万千渔船在近海都捕不到龙虾,而有些主播在岸边一个几十平方范围内就能捡到好几只澳龙,为了直播还真是舍得下血本 。

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平时赶海也就蛏子、蛤喇、牡蛎多一些,其次海螺、海胆、螃蟹(梭子蟹、花盖蟹、石夹红),章鱼都不是每次能遇到的,偶尔能遇到搁浅的鱼 。

【大海什么时间涨潮和退潮】
因此赶海不仅要做好攻略,在不同水域要准备不同工具抓捕不同海物 , 最重要是得有个好心态,体验过程才是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