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方日报“全国法院办案标兵”黄伟玲:“快人 快语 办快案”黄伟玲开庭审理案件。|“快人 快语 办快案”( 二 )


办案“快先锋”
案件平均审理
期限22.5天
黄伟玲有一头利落的短发 , 她说为了工作方便 , 将长发剪短 , 没想到越剪越短 , 只剩下如今的“男仔头” 。
在茂密的短发中 , 能清晰地看到散落其间的白发 , 虽然是1981年出生的“80后” , 却早早地白了头 。 “这些白发都是速裁团队成立这一年多里熬出来的 。 ”一年多的时间 , 黄伟玲瘦了十几斤 , 曾经为微胖而烦恼的黄伟玲成功瘦身 。
2021年10月 , 梅州中院推进民事繁简分流改革 , 成立民商事速裁团队 , 一向办案快的黄伟玲被选中作为速裁团队负责人 。
黄伟玲带领9人的速裁团队 , 在半个月内迅速制定《速裁团队规程》《速裁程序庭审流程》《速裁团队运作、分工细则》 , 为速裁运行提供有效制度支撑 。
“那段时间压力非常大 , 白天与团队‘头脑风暴’ , 夜里躺在床上也睡不着觉 , 整夜思考如何运转 。 ”黄伟玲说 。
速裁团队“摸着石头过河” , 边探索边试验 , 实行“二次分流”模式 , 推行诉前联调 , 简化庭审程序 , 推广“简式裁判文书” , 加大线上诉讼力度 , 建设审判梯队 , 为化解“案多人少”矛盾开辟了速裁新模式 。
“案件量大的时候 , 一个上午可以审理三四个案子 。 ”黄伟玲说 , 那段时间里 , 自己像陀螺一样不停旋转 , 还要保持清醒 , 高质量审结案件 。
1年3个月的时间里 , 速裁团队以“3个员额法官+3个法官助理+3个书记员”的审判资源配置 , 承办了全院40%以上的民商事案件 。 团队共收案1528件 , 结案率100% , 平均审理期限稳定在22.5天 。
“饭堂最晚到的人肯定有速裁团队的人 。 ”梅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机关服务中心主任丘永明说 , 饭堂都会为迟下班的速裁团队成员和其他加班的干警备好热气腾腾的饭菜 。
如今速裁工作逐渐步入正轨 , 回想起那段日子 , 黄伟玲认为虽然很苦很累 , 但却是她职业生涯中收获最大的一段时光 。
守护公正
“既然选择了法官
就要守得住初心”
“如果想要优厚的经济待遇 , 就别做法官 。 既然选择了法官 , 就要守得住初心 。 ”黄伟玲坚信 , 法官是神圣不能亵渎的职业 。
在审理一宗民间借贷纠纷中 , 双方因对一审计算的利息存疑上诉至梅州中院 。 上诉人即原审原告在法院尚未作出二审判决的情况下 , 举报黄伟玲办案不公 。
不偏不倚却遭投诉 , 黄伟玲感到非常委屈 。 但职业信仰告诉她 , 误解必将随着公正司法而消除 。 她反复阅卷、查找类案 , 多次开庭审理 , 最终对案件改判 。
结案后 , 原审原告多次表达感谢 , 并通过明示暗示的方式希望赠送财物表达心意 , 都被黄伟玲拒绝 。
“你是值得老百姓信任的法官” , 最终上诉人以锦旗致谢 , 并由衷感言遇到了黄伟玲这样的好法官 。
因长期伏案工作 , 黄伟玲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 , 每当病发时 , 腰疼得直不起来 , 但只要还能坚持 , 哪怕疼得额头冒汗 , 她绝不轻言休息 。 办案十几年 , 黄伟玲没有请过一天病假 。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全国法院办案标兵”黄伟玲:“快人 快语 办快案”黄伟玲开庭审理案件。|“快人 快语 办快案”】虽然工作繁忙 , 但因家庭情况特殊 , 黄伟玲不得不在家庭和事业中寻找平衡点 。
黄伟玲的丈夫是一名人民警察 , 时常加班和出差 。 公公已瘫痪十多年 , 婆婆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 , 身体不好 , 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要照顾 。
2008年黄伟玲考取了在职研究生 , 2009年大女儿刚满月 , 她就带着女儿和婆婆、妈妈一起到广州读书 。 2016年11月 , 刚刚生完第二个孩子的黄伟玲又放弃了产假 , 毅然选择入额 , 坚守在审判第一线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