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黄冈日报图为尤习江(右一)与其母廖光莲(右三)团聚的场景黄冈日报全媒记者 何国...|失散17年母子黄梅喜重逢

本文转自:黄冈日报
本文转自:黄冈日报图为尤习江(右一)与其母廖光莲(右三)团聚的场景黄冈日报全媒记者 何国...|失散17年母子黄梅喜重逢
文章图片
图为尤习江(右一)与其母廖光莲(右三)团聚的场景
本文转自:黄冈日报图为尤习江(右一)与其母廖光莲(右三)团聚的场景黄冈日报全媒记者 何国...|失散17年母子黄梅喜重逢】黄冈日报全媒采访人员何国顺通讯员赵庆
“妈妈啊!17年了 , 我们天天想您啊!”1月12日 , 在黄梅县公安局的认亲现场 , 从贵州赶来的尤习江一把抱住失散多年的母亲 , 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淌 。
时光回溯到2005年 , 在外务工的尤习江把母亲廖光莲从老家贵州湄潭县接到福建厦门 , 让母亲帮自己带孩子 。 当年5月 , 尤习江母亲不慎与家人走散 。 尤习江母亲是先天性聋哑人 , 没读过书 , 既不会说也不会写 。 一时间 , 家人发了疯似的四处寻找 , 但受制于当时的客观条件 , 母亲的去向一直毫无消息 。
17年来 , 母亲的去向就像是一块大石头始终压在尤习江的心头 。 他与家人边务工边寻找 , 哪里有线索就去哪里 。
2022年9月 , 黄梅县公安局在开展入户走访调查时发现:柳林乡望江村有名多年前流浪来的聋哑妇女 , 现名丁凤花 , 真实身份不明 。
据当地村干部和村民回忆 , 2006年农历二月初一下午 , 有村民发现村里的山道上有一流浪妇女 。 由于无法交流 , 加上望江村地处深山 , 天上又下着大雪 , 村委会只能将其暂时安置在村福利院 , 后她被好心村民王水牛收留 , 两人自此在一起生活至今 。
2016年 , 当地党委政府、公安机关经调查协调 , 为该妇女取名“丁凤花” , 帮其上了户口、办了残疾证 , 并安排两人到村合作社务工 , 还为两人申报贫困户 , 享受到系列帮扶政策 。 期间 , 王水牛曾带着丁凤花多次到江西等地寻亲 , 但均未果 。 而丁凤花也时常想念自己的儿女和亲人 , 希望能找到家人 。
黄梅县公安局对丁凤花的详细信息进行登记 , 并上报黄冈市公安局对其血样进行检验 。 后黄冈市公安局组织成立工作专班 , 并通过公安部团圆会战平台发起双亲、单亲、全同胞等亲缘关系比对 , 但均未发现有价值的线索和目标对象 。
原本最有希望的办法 , 却没有带来期望的结果 。 但工作专班没有轻易放弃 , 主动联系王水牛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 通过询问 , 王水牛告知民警 , 每当丁凤花看到电视中的“背篓”镜头时都会十分激动 。
结合各种信息 , 民警判断丁凤花可能是来自云贵川一带 。 随后民警从该条信息入手 , 拍摄了丁凤花的照片 , 以云贵川地区为重点 , 从体貌特征、年龄段、家庭成员信息等多维度进行反复排查比对 , 最终发现丁凤花与廖光莲(女 , 1964年出生 , 贵州省湄潭县人)的各项信息均较为相似 。
随后 , 专班民警联系上廖光莲的儿子尤习江 , 获悉其母亲廖光莲 , 聋哑人 , 身高150厘米左右 , 左肩上有疤痕 , 于2005年5月份失踪 。 这些信息的吻合 , 让专班民警欣喜不已 。
为彻底弄清丁凤花的身份 , 民警收集尤习江及其弟弟的样本进行检验鉴定 。 后经比对确认 , 丁凤花就是尤习江失踪17年的母亲廖光莲 。
1月12日 , 在黄梅县公安局的认亲现场 , 尤习江紧紧地拥着母亲 , 眼泪夺眶而出 。 17年来 , 尤习江无时无刻不在想着眼前的场景 , 今天终于实现了 。
“没怎么变 , 还是记忆中的样子!”盯着眼前的母亲 , 尤习江原本悬着的心彻底落了地 。
“尊重母亲的意愿 , 现在两个家 , 她想住哪个就住哪个!”跟着母亲回到望江村的家 , 在左邻右舍的恭贺声中 , 母亲忙里忙外地招呼着大家喝茶、吃水果……看到母亲脸上洋溢的笑容 , 尤习江也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