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wy Lab」想抓住彩妆的产学研红利|公司研究( 三 )


品牌科学家团队的建立得益于Amber在留学期间参与创立的非营利组织 。 这一组织聚集着全球排名前50的大学学联主席 , 建立起较强的全球高校资源网络;同时 , 该组织的华人也更愿意把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赋能中国品牌 , 支持它们在纯净美妆领域的发展 。
公司内部则建立了一支成熟的产品团队 。 产品开发的负责人在纯净美妆领域有着丰富经验;产品经理多来自国内外知名ODM或是欧莱雅此类成熟的彩妆集团 , 他们对产品开发的流程、细节要求极高 。
内外团队的配合整体会像项目制 。 围绕消费者需求 , 公司成立不同项目 , 品牌科学家团队把各自优势发挥到具体项目中 。
最近 , Dewy Lab将与国内一家知名高校合作 , 做前端纯净美妆原料的基础研究 , 并将部分在生物医药领域运用成熟的技术嫁接到化妆品领域 , 通过前端技术储备为后续的战略布局打下基础 。
比如他们正在研究的方向是 , 如何将肠胃病人术后保护肠胃内壁的技术应用到化妆品赛道 , 这一技术不仅能对肠胃内壁起到强保护作用 , 且生物适配性高 , 渗透、隔离效果佳 。 Amber透露 , 相关技术有可能会应用到合适的新产品中 。
在配方开发上 , Dewy Lab同样与专业院校合作 。 在Amber看来 , 前人所说的改进配方多是在化妆品公司的实验室或工厂内进行 , 改进程度多停留在配方调试 。 而她们是将新原料加入到现有配方体系中 , 现有的配方体系要做一定革新 , 来兼容新原料、新技术 。 因此需要有较强专业能力的人才来完成 。
品牌科学家、产品团队以及合作高校会共同协作对产品的原料和配方方案进行打磨 。 比如遮瑕膏要满足消费者质地水润的诉求 , 但遮瑕膏常用的蜡会堵塞毛孔 , 导致闷痘 。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 Dewy Lab使用了蜂蜡、小烛树蜡、巴西棕榈树蜡三种小分子蜡 , 并通过调整配比来平衡使用感受 , 既能遮瑕、又滋润 , 也不会给肌肤带来负担 。
Dewy Lab目前手握多项配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 为了保护配方壁垒 , Dewy Lab已与多个欧洲供应商达成合作 , 把部分产品的不同环节交由彼此独立的公司完成 。 这种操作在精密制造领域很常见 , 但在化妆品领域较为新颖 。
就研发生产整体而言 , Dewy Lab有一个三角结构 。 除了上述研发流程外 , 产品面向大众前必须接受专业化妆师、KOL的试用 , 确保妆效与肤感 。
先成为线上超级单品不同于多sku、上新快的色彩美妆 , 非色彩美妆Dewy Lab的出品率并不高 , 而是希望通过「时代经典单品」获得消费者的拥护 。 Amber以雅诗兰黛小棕瓶为榜样 。 这个诞生于上世纪的经典单品 , 伴随着一批拥护者 , 随着行业基础设施的变化、消费者选择的变化、技术的变化 , 不断为产品赋能 , 如今发展到第七代 。
对现阶段的Dewy Lab来说 , 一款产品要先成为线上超级单品 , 再做渠道渗透 , 并随着品牌的发展 , 在不断迭代优化中成为时代经典单品 。 目前 , Dewy Lab已经建立了从产品验证到渗透率提升 , 再到产品迭代的流程 。
Dewy Lab「晨」系列产品
在把产品投放到市场之前 , 团队会先在天猫站内做测试 。 站内测试可以帮助团队找到与消费者沟通的合适方式 , 也验证产品能否具备成为超级单品的可能 。 根据产品站内投放的点击率、收藏率、销售率等方面 , 对产品正式上市后的情况做出基本判断 。 结合站内消费者对产品的评论 , 确定产品接受程度 , 找到消费者痛点 , 策划站外推广打法 。
接着 , 团队会把产品寄给与品牌有过合作的KOL、KOC或给过产品建议的老客 。 这一方面可以让产品获得更多真实反馈 , 另一方面她们也是产品的种子消费者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