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西子 花西子的快与慢( 二 )


最后 , 这两年国内新消费品牌的快速成长 , 引发了国际大牌的重视 。 它们开始重视这些以前并不放在眼里的对手 , 而对于这些本来就有很高势能的国际大牌来说 , 它们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 快速反向复制了国内品牌“双微一抖”式的流量+社交媒体打法 , 投入充沛的资源 , 用新消费的优势打新消费 , 加之品牌力、产品力又有绝对压制优势 , 自然形成了压制 。
因此 , 中国新消费“以快打快”的阶段已经结束 , 快速复制+快速起量的窗口期已经不可重复 。 但中国新消费品牌也无需慌张 , 毕竟其崛起的底层因素 , 是中国良好的经济基础、数亿中产乃至超过10亿新兴市场持续消费升级、改善生活的美好期待 。
新消费需要慢下来 , 通过踏实的构建产品力和品牌力来使自己真正成为主流品牌 , 这两个工作都需要慢和耐心 。
2、花西子 , 一个品牌的快和慢这些年 , 或许是因为短期主义的盛行 , 人们更喜欢讴歌长期主义 , “做难而正确的事”、“找到长坡厚雪的赛道”的说法到处流传 。
某种程度上说 , 长期做难而正确的事 , 本身就是与人性在较劲 , 更何况 , 长期做难而正确的事 , 意味着投入周期长、成本高 , 收益回笼慢 , 所以 , 真正能克服重重难关做到“长期主义”的少之又少 。
在过去几年崛起的众多国潮美妆里 , 花西子并不是最被看好的那一个 。 2017年 , 花西子在杭州创立 , 打出“东方彩妆 , 以花养妆”的品牌理念 。 同年成立的还有后来率先在美国上市 , 并以大牌平替和DTC模式大红大紫的完美日记 。
对于一个中国品牌来说 , 依托中国强大、成熟的供应链模式 , 利用国际大牌成熟的设计和模具 , 快速上新 , 走大牌平替路线 , 显然是一条更快的路 。 2018年天猫双11 , 完美日记短短90分钟销量突破1亿;2019年天猫618完美日记在美容化妆品类排名第一 。 而2018年 , 花西子还在满世界寻找最好的原料和配方 , 花费数百万跟供应商沟通定制自己的私模 。
但今天 , 在中国销量领先的国货美妆品牌中 , 遮住品牌logo , 最能让消费者一眼认出的一定是花西子 。

相比一干标榜快速上新的新锐品牌 , 花西子产品开发的平均周期长达1年零9个月 。 这意味着 , 在其他品牌已经紧跟潮流大举收割时 , 花西子还在打磨产品 。
花西子首席产品官商陆曾对媒体分享了一个主动“放弃”唇釉这个爆品品类的细节 。 2020年 , 唇釉成为彩妆市场的大爆品品类 , 某些品牌甚至75%的GMV都来源于唇釉产品 。
其实 , 早在2020年年初 , 商陆就预判了唇釉这一品类在近两年会大卖 , 并着手开发相关配方 。 但在开发打磨过程中 , 商陆总觉得还差一点 , 他问花西子的创始人花满天 , “这款产品可以上 , 上了它也能爆 , 因为它不输于其他的品牌的产品 。 但我还不太满意 , 还想要有些更高的要求 , 我们怎么样去判断 , 怎么办?”
花满天回答说:“这个产品如果我们自己都不是很满意 , 只能带来短期商业上的成功 , 那不是我们想要做的事情 。 ”
最终 , 直到2021年双十一 , 花西子才推出自己的唇妆新品——“唇纱” , 主打持色不易沾杯 , 满足消费者戴口罩不花妆的需求 。 相比于其他品牌的唇釉类产品 , 花西子的唇纱来得很晚 , 对全年的GMV贡献约等于0 。 但产品上线后第一个自然月 , 在天猫的销量就超2万件 , 展现出了又一个大单品的潜力 。

花西子的产品上新慢 , 但这个慢是慢在了对产品不将就 。 所以不追潮流的花西子 , 反而更容易出爆款 。 据国货彩妆天猫旗舰店销售数据 , 2021年5月 , 花西子天猫旗舰店月销量超过1万的产品链接有29条 , 爆款链接比例高达38.67% , 为国货彩妆品牌之首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