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不同,少言为贵;认知不同,不必争辩
古语云:“知常曰明 。 ”
知晓为人处世的常理的人叫做明事理 , 明事理的人都懂得 , 人这一生际遇不同 , 所处的位置与认知便会产生差异 。 俗话说“未经他人苦 , 莫劝他人善” , 位置不同 , 还是少言为贵;认知不同 , 亦不必争辩 。
文章图片
位置不同 , 少言为贵《道德经第二十七章》有言:“善言无暇谪 。 ”善于说话的人 , 都懂得推己及人 , 明白身处位置不同 , 对同一件事情的感受也不相同 , 不会因自己的一时感受发表言论 。 春秋时期 , 有一年冬 , 齐国连续下了三天三夜的大雪 。 齐景公披着狐腋皮袍坐在炭火烧的正旺的厅堂里赏雪 , 觉得景致清奇 , 期盼这雪能再多下几天 。 此时晏子来了 , 景公便对他说:“下了三天大雪 , 却一点也不冷 , 春天要到来了!”晏子看着身旁的景公 , 皮袍裹得严严实实 , 且又在室内 , 追问道:“大王真的觉得不冷吗?”景公点头道:“我又不是小孩子 , 连冷暖都不知道 。 ”晏子明白景公没有理解自己的意思 , 便直接说:“古之贤君自己吃饱了要想着还有人挨饿 , 自己穿暖了要想着还有人挨冻 , 可您怎么都不想想别人呢?”这一番话说的景公如梦初醒 , 立即下令拿出衣食去救济那些挨饿受冻的百姓 。 《道德经第十七章》有言:“尤兮其贵言 。 ”做人应该谨言慎微 , 珍惜自己的言语 , 不要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夸夸其谈 。 生活中 , 总是有许多人不懂得换位思考的道理 , 常常站在自己的角度信口开河 , 殊不知 , 在不经意间说出的话已成了伤人的箭 , 被人嫉恨犹不自知 。 而高情商的人却总是在微笑不语 , 只因他们明白 , 这世间没有感同身受 , 位置不同 , 少言为贵 , 才可避免出口伤人 , 惹人生厌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认知不同 , 不必争辩俗话说:“知者不言 , 言者不知 。 ”智者是不善于言谈的 , 道理的精妙之处亦不是言语能够表达的 , 对于那些自以为是的人 , 智者更是不屑与其争辩 , 认知层次不同 , 争辩亦是无用 。 春秋时期 , 宋国有个叫高阳应的大夫 , 他想要盖一幢房屋 , 派人砍了一批木材 , 刚一运过来 , 他便催促工匠动工 。 工匠看着地上堆着的木料 , 对他说:“现在还不能动工 , 刚砍下来的木料含水分太多 , 质地柔韧 , 抹上泥巴承重后会变弯 。 用湿木料盖的房屋 , 时间一长就容易倒塌 。 ”高阳应却自以为是地说:“你想过没有 , 湿木料干了以后会变硬 , 稀泥巴干了后会变轻 , 变硬的木料去支撑变轻的泥土 , 承重不是更容易了吗?”便继续催促工匠动工 , 工匠只好按照他的吩咐去办 , 很快 , 一幢新房屋就建好了 。 高阳应还沾沾自喜 , 若不是自己用智慧折服工匠 , 哪能这么快住上新房子呢?过了一段时间 , 这房子果然如工匠所说倒塌了 。 《庄子·秋水》中有言:“夏虫不可以语冰也 。 ”每个人出生的家庭 , 受到的教育不同 , 认知层次也自然不同 , 认知低的人只能注意到眼前的利益 , 而认知高的人做的是长久的打算 。 所以认知不同 , 无需争辩 , 否则只会伤了和气 , 于人于己都无益处 。 日子是自己过的 , 每个人要维护的 , 也都是自己的利益 , 认知不同 , 不必争辩 。 适时地学会闭嘴 , 把答案留给时间去验证 , 而争辩 , 只会白白地浪费时间 , 亦谁也说服不了谁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周晋昌|老汉癌症晚期,输血发现儿子血型不同,妻子却死活不愿做亲子鉴定
- 在男人眼里,越活越贵的女人,其实是这样的,她们有三点不同
- 喜欢一个人 喜欢一个人,能不能在一起,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 成年人和小孩不同的地方 人生的路难免有些漫长,若是只身一人前行,多少都会有些许遗憾
- 办公室里的位置,哪儿比较好?坐在哪儿工作效率高?
- 摄像头 裙底偷拍、酒店偷拍、街头偷拍,图片、视频价格不同,最高几百元
- 清热生津|“儿子,你媳妇月子快坐完了,你接我回去吧”“家里没你位置了”
- 你喜欢运动吗?每天在坚持做运动吗?相信很多人对运动有不同的看法 长久运动和不运动人的区别在哪里?
- 当爱情走向婚姻从热情之火走向枯燥无味的生活各种不同的差异便在日子中显现两个人不同的生活环...|最好的婚姻是在能接受不同人生道路上
- 1、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春天 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春天,每一个春天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