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情缘:史铁生《老家》( 二 )


我于是想起西川的诗:
我打开一本书
一个灵魂就苏醒
……
我阅读一个家族的预言
我看到的痛苦并不比痛苦更多
历史仅记录少数人的丰功伟绩
【|故乡情缘:史铁生《老家》】其他人说话汇合为沉默
我的老家便是这样 。 Z州 , 一向都在沉默中 。 但沉默的深处悲欢俱在 , 无比生动 。 那是因为 , 沉默着的并不就是普遍 , 而独具的心流恰是被一个普遍读本简化成了沉默 。
汽车缓缓行驶 , 接近史家旧居时 , 父亲、伯父和叔叔一声不响 , 唯睁大眼睛望着窗外 。 史家的旧宅错错落落几乎铺开一条街 , 但都久失修整 , 残破不堪 。 “这儿是六叔家 。 ”“这儿是二姑家 。 ”“这儿是七爷爷和七奶奶的家 。 ”“那边呢?噢 , 五舅曾在那儿住过 。 ”……简短的低语 , 轻得像是怕惊动了什么 , 以至那一座座院落也似毫无生气 , 一片死寂 。
汽车终于停下 , 停在了“我们家”的门口 。
但他们都不下车 , 只坐在车里看 , 看斑驳的院门 , 看门两边的石墩 , 看屋檐上摇动的枯草 , 看屋脊上露出的树梢……伯父首先声明他不想进去:“这样看看 , 我说就行了 。 ”父亲于是附和:“我说也是 , 看看就走吧 。 ”我说:“大老远来了 , 就为看看这房檐上的草吗?”伯父说:“你知道这儿现在住的谁?”“管他住的谁!”“你知道人家会怎么想?人家要是问咱们来干吗 , 咱们怎么说?”“胡汉三又回来了呗!”我说 。 他们笑笑 , 笑得依然谨慎 。 伯父和父亲执意留在汽车上 , 叔叔推着我进了院门 。 院子里没人 , 屋门也都锁着 , 两棵枣树尚未发芽 , 疙疙瘩瘩的枝条与屋檐碰撞发出轻响 。 叔叔指着两间耳房对我说:“你爸和你妈 , 当年就在这两间屋里结的婚 。 ”“你看见的?”“当然我看见的 。 那天史家的人去接你妈 , 我跟着去了 。 那时我十三四岁 , 你妈坐上花轿 , 我就跟在后头一路跑 , 直跑回家……”我仔细打量那两间老屋 , 心想 , 说不定 , 我就是从这儿进入人间的 。
|故乡情缘:史铁生《老家》
本文图片

从那院子里出来 , 见父亲和伯父在街上来来回回地走 , 向一个个院门里望 , 紧张 , 又似抱着期待 。 街上没人 , 处处都安静得近乎怪诞 。 “走吗?”“走吧 。 ”虽是这样说 , 但他们仍四处张望 。 “要不就再歇会儿?”“不啦 , 走吧 。 ”这时候街的那边出现一个人 , 慢慢朝这边走 。 他们便都往路旁靠一靠 , 看着那个人 , 看他一步步走近 , 看他走过面前 , 又看着他一步步走远 。 不认识 。 这个人他们不认识 。 这个人太年轻了他们不可能认识 , 也许这个人的父亲或者爷爷他们认识 。 起风了 , 风吹动屋檐上的荒草 , 吹动屋檐下的三顶白发 。 已经走远的那个人还在回头张望 , 他必是想:这几个老人站在那儿等什么?
离开Z州城 , 仿佛离开了一个牵魂索命的地方 , 父亲和伯父都似吐了一口气:想见它 , 又怕见它 , 唉 , Z州啊!老家 , 只是为了这样的想念和这样的恐惧吗?
汽车断断续续地挨着拒马河走 , 气氛轻松些了 。 父亲说:“顺着这条河走 , 就到你母亲的家了 。 ”叔叔说:“这条河也通着你奶奶的家 。 ”伯父说:“哎 , 你奶奶呀 , 一辈子就是羡慕别人能出去上学、读书 。 不是你奶奶一再坚持 , 我们几个能上得了大学?”几个人都点头 , 又都沉默 。 似乎这老家 , 永远是要为她沉默的 。 我在《奶奶的星星》里写过 , 我小时候 , 奶奶每晚都在灯下念着一本扫盲课本 , 总是把《国歌》一课中的“吼声”错念成“孔声” 。 我记得 , 奶奶总是羡慕母亲 , 说她赶上了新时代 , 又上过学 , 又能到外面去工作……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