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68年起 ,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专家们对72488名40—65岁的女性进行了运动与生理关系的长期追踪研究 , 结果发现每天快走(速度为每分钟80米)30分钟的人 , 糖尿病、心脏病、骨质疏松症以及中风发病率大幅度下降;每天快走45分钟以上的人患中风的概率可降低40% , 其效果与慢跑、打网球、骑自行车等较激烈的运动是相同的 。由此看来 , 虽然运动量不大 , 但是快走带来的“健康效益”却是巨大的 , 所以我建议现代都市人可以多尝试这种简单的健身方式 。
【散步最好时快时慢】

文章插图
由靶心率决定自己的运动量
因为从事走路健身的大多是普通人 , 所以我认为掌握适合自己的运动量是最重要的 。千万不能因为运动形式简单而盲目投入 , 结果造成运动损伤 。
运动医学领域通常都用一种计算运动者“靶心率”的方式来衡量运动量 。
所谓靶心率 , 是指健身者在运动过程中所保持的心率 。它的计算方法是:靶心率=安静心率+[(220-年龄)-安静心率]×60%(安静心率指的是静止状态时人的正常脉搏次数) 。
在快步走之初可以每隔5分钟停下来测一下自己的心率(即测一下10秒内的脉搏次数 , 再乘以6 , 换算成“次/分钟”的单位) , 看看是否在自己运动的靶心率范围内 。如果高于靶心率 , 就需要减缓运动速度;如果低于靶心率 , 则需要加快速度 。随着运动次数的增加 , 自己的运动强度感增强以后 , 就可以逐渐减少测定自己心率的频率了 。
连续几星期 , 步行成习惯
掌握了合适自己的运动量以后 , 就要靠运动的趣味性坚持下去了 。现在的美国人提出了“每天多走1万步”的口号 , 我们即使不走那么多 , 建议大家最少每周也应锻炼3次 。行走时间可以从最初的每天10分钟开始逐渐增加 , 以每天连续快走40分钟为最终目标 。如能坚持12个星期 , 那么以后走再长时间也不会觉得累 , 不走反而会觉得没精神 。
一般来说 , 步行时应抬头挺胸 , 两眼平视前方 , 腹部稍内收 , 臀肌稍保持紧张 , 膝盖微弯 , 双腿自然放松 , 这样关节负荷量要比慢跑的时候减少40% 。
行走过程中 , 一定的上肢动作可以弥补上半身运动不足的缺点 。例如 , 患有肩周炎、上下肢关节炎的人可以在行走时将两臂前后摆动幅度增大 , 并带上一定的力度 。中老年人在每分钟30—60步的慢速中 , 还可以按照中医传统养生法中所说的那样 , 边走边用两手旋转着按摩腹部 , 每走一步就按摩腹部一周 , 然后正反方向交替 , 以增强胃肠的功能 。
另外 , 倒行退步的行走方式能使腰背部肌肉有规律地收缩和放松 , 有助于改善腰部血液循环 , 对缓解腰背痛及解除下肢疲劳十分有效 。
对于体弱多病的人来说 , 且走且停、且快且慢的逍遥步行比较适用;每分钟60步左右的慢速前行可被用作饭后助消化和睡前助眠活动;每分钟90—190步的快走适合身体健康的老人、慢性关节炎、胃肠病、高血压病恢复期的患者 。
如今在美国最流行的是“快走400米、慢跑100米”循环进行的运动方式 , 他们甚至发明了一个叫做“跑走”(wogging)的新词 , 将“慢跑”和“步行”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散步也要对症
- 我们该怎样散步健身
- 孕妇最宜散步
- 每天吃柑橘最好不要超3个
- 老人散步讲究多
- 教你几种最好用的天然保湿法
- 洗面奶 男孩子用什么洗面奶好 公认最好用的男士洗面奶推荐
- 散步有哪种方法
- 雨中散步快乐多么
- 保湿效果最好的乳液怎么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