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甲素与雷公藤单体斑贴试验的初步结果

雷公藤具有抗炎、免疫抑制和免疫调节等作用 , 在临床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 并取得较好的疗效 。但是雷公藤制剂口服不良反应较多 , 主要有胃肠道反应、月经紊乱、骨髓抑制等 。我们观察了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单体(t4)斑贴试验的初步结果 , 为开发雷公藤外用制剂提供依据 。
【雷公藤甲素与雷公藤单体斑贴试验的初步结果】

雷公藤甲素与雷公藤单体斑贴试验的初步结果

文章插图

一、观察对象
对20例受试者进行了雷公藤甲素和t4的斑贴试验观察 , 受试者均为本所工作人员 , 其中男4例 , 女16例 , 年龄19~52岁 , 平均30岁 。
二、方法
1.抗原制作:雷公藤甲素及t4由浙江新昌得恩德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以凡士林为基质 , 雷公藤甲素与t4的质量分数均为1×10-4、2×10-4、1×10-5、2.5×10-5 。
2.操作方法:取上述制备好的抗原 , 并以凡士林基质为空白对照 , 分别置于斑贴器小碟中 , 加入的抗原约为小碟容器的一半略多 , 防止抗原沾到小碟边缘 , 再将加有抗原的斑贴器胶带贴于右上臂屈侧 。斑贴过程中局部要保持干燥 , 避免过多出汗 。如试验处感到极度烧灼或剧痒 , 则随时将该处斑贴器除去 。斑贴试验期间不洗浴 。
3.结果判断标准:密封48h后除去斑贴物 , 隔30~50min , 待因压迫所致的非特异性红斑消退后 , 观察试验结果 。分别于斑贴后48h、72h及96h共观察3次 , 以国际接触性皮炎研究组(icdrg)规定的标准为依据:±为可疑 , 仅有轻度红斑;+为弱阳性 , 有红斑、浸润 , 可能有小丘疹;++为强阳性 , 有红斑、浸润及小水疱;为极强阳性 , 有大水疱;-为阴性 。
三、结果
20例受试者中 , 15例接受了质量分数为1×10-4、2×10-4的雷公藤甲素及t4斑贴试验观察 , 5例分别接受了质量分数为1×10-5、2.5×10-5的雷公藤甲素和t4的观察 。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雷公藤甲素和t4的斑贴试验结果相近 。随着浓度的降低 , 斑贴试验的阳性率降低 。两者的质量分数为2.5×10-5组中均为3/5阴性 , 而1×10-5组5例均为阴性 。质量分数为1×10-4、2×10-4时 , t4组有阴性者 , 而甲素组全部为阳性 , 说明质量分数较高时 , t4略优于甲素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