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及蔬菜接触性皮炎的观察

在接触性皮炎领域中 , 近10余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皮肤的速发性接触反应(icr) 。引起icr的原因很多 , 其中食物为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现将我们近几年收集的水果及蔬菜所致接触性皮炎22例临床及实验观察报道如下 。

水果及蔬菜接触性皮炎的观察

文章插图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22例门诊患者均在用裸手捧食新鲜水果、蔬菜之后不久发病 , 皮肤有大片潮红和风团样疹 , 红斑反应短时内消失 , 其后出现湿疹样反应 , 符合icr[1] 。其中男8例 , 女14例;年龄1.5~14岁 。全年散发 。曾发生4次者1例、3次者2例、2次者2例 , 其余均为首次发生 。其中有特应性皮炎背景者7例 。现有或曾有湿疹者5例 。无1例有漆过敏记录 。家族过敏史均未询及 。
【水果及蔬菜接触性皮炎的观察】 2.发病原因:因食芒果者8例、香蕉5例、西红柿4例、桔子2例、苹果1例、弥猴桃1例、黄瓜1例 。
3.临床表现:用裸手捧食上述新鲜水果、蔬菜后0.5~3d内出现皮疹 , 其中80%(18/22)24h内发疹 。22例皮疹均主要集中于口周及双颊部 , 涉及唇、舌、鼻及颌部者20例;累及眼睑、耳朵及颈侧者12例;尚有4例累及手背和前臂 。初始口周瘙痒 , 出现潮红或水肿性红斑 , 均匀或不均匀 , 可伴口唇肿胀 。随后两颊及其他地方出现短暂红斑、风团样损害或针尖大红色丘疹或丘疱疹 。除直接接触手部外 , 未发现其他远隔部位发疹 , 亦无严重全身症状者 。4例食进口芒果者主诉咽喉不适 , 但检查未见特殊 。发疹高峰时 , 患者自觉局部灼热或剧痒 , 经处理后2~3d红斑、丘疹消退 , 7~14d绝大多数痊愈 , 或伴轻度脱屑 , 或呈慢性湿疹样外观 , 个别仅有暗红色色素沉着 , 再经1~3个月则完全恢复正常外观 。
二、实验检查
1.皮肤试验参照lahti等的方法[1]:①摩擦试验:取相应待检的鲜水果或蔬菜之小片 , 于前臂内侧皮肤上轻擦、来回5次 。60min后观察 , 有轻度红斑、水肿者为阳性 。②开放性涂抹试验:榨取相应水果、蔬菜鲜汁0.1ml , 涂于前臂内侧皮肤 , 面积3cm×3cm 。30min及60min后分别观察1次 , 出现潮红或风团者为阳性 。③斑贴试验:切开新鲜水果及蔬菜 , 取蒂或根部渗出的汁液 , 涂于0.5cm直径圆形湿润的滤纸上 , 覆盖于前臂的内侧 , 用透明胶纸封贴 。观察24h , 局部有瘙痒、红斑、风团或水疱者阳性 。④划痕-小室试验(scratch-chambertest):取新鲜水果及蔬菜多汁部分约2mm厚、直径0.5cm的小圆片 , 贴于前臂内侧 , 加封铝制圆形小室15min 。除去小室后5min , 按划痕试验判定结果 , 红斑及风团类似组织胺反应者为阳性 。本试验同时用10mg/ml盐酸组胺作阳性对照 , 用0.1n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作阴性对照 。
实验结果见表1 。
表1 新鲜水果及蔬菜速发接触反应试验结果
致敏物例数摩擦试验涂抹试验斑贴试验划痕-小室试验检测例数阳性检测例数阳性芒果8668722香蕉52-312-西红柿421312-桔子2-1212-黄瓜11-n n 苹果1--11n 弥猴桃11-n n 合计2212(54.5%)8(36.3%)1711(64.7%)82(10.2) 注:n为未检测 , -为阴性
斑贴试验中 , 6例芒果皮炎患者3~4h内局部已有轻微刺痒 , 5h左右局部瘙痒明显 , 2例不能忍耐 , 自己除去试验物 。其余观察满24h , 局部有水肿性风团样疹 , 或表面皱缩 , 或红肿上形成水疱 。2d后红斑转暗、水肿消退 , 表皮干燥有脱屑 。划痕-小室试验中 , 阳性2例(7岁及11岁)曾多次发生芒果皮炎 。在鲜芒果柄蒂处 , 取带汁圆形薄片作小室试验 , 去小室5min后划痕 , 反应与阳性对照(组胺)反应相近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