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疹型药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检测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由巨噬细胞产生的一种细胞因子,可参与多种炎症过程,paquet等[1]研究,在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型药疹患者的皮损中有tnfα的高表达 。carr等[2]的研究发现hiv感染的发疹型药疹患者45%皮损中可检出tnfα,tnfα是否参与了所有发疹型药疹的发病目前尚不清楚 。为此,我们对发疹型药疹患者进行了血清tnfα的检测 。

发疹型药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检测

文章插图
(一)标本来源:
1.患者组:为临床上确诊的发疹型药疹患者24例,男12例,女12例;年龄(35.67±18.66)岁 。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其原发病为阑尾炎、感冒、肺炎或其它感染性疾病,其致敏药物为氨青霉素、青霉素、头孢菌素、利福平、卡马西平及感冒清等药物,诊断依据《药疹与发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3],除外感染性发疹性疾病,对其分别于发病的第1周、第2周和第4周时(其中有1例在第6周时)各采1次血 。
2.对照a组:用药而未发生药疹的患者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42±17.07)岁,亦分别为阑尾炎、咽峡炎、感冒等感染性疾病,曾应用青霉素、氨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治疗的患者,于用药第2周时采血 。
3.对照b组:健康的正常人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33.01±7.77)岁,均为本院健康献血者及学生 。
上述各组均无免疫缺陷性疾病,也未曾用过皮质类固醇,均取早晨空腹静脉血3ml,分离血清,保存于-25℃待测tnfα 。
(二)血清tnfα的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tnfα检测试剂盒购自北京邦定生物工程公司,酶标仪为dg3022a(华东电子管厂产品) 。具体操作:取已用tnfα单克隆抗体包被好的聚苯乙烯96孔elisa板,用200μl1%的bsa/pbs封闭(1%bsa即牛血清白蛋白为样品的稀释液),37℃2小时,而后pbs-吐温80洗涤3次,之后每孔加入100μl0.25%bsa/pbs缓冲液,然后分别加入50μl不同稀释浓度的标准品溶液或待检血清,每相同标本加两孔,混匀后置37℃2小时,再洗涤,之后加入100μl兔抗人tnfα抗体37℃2小时,洗涤后加入100μl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血清,37℃1.5h洗涤后常规opd显色,2%硫酸溶液终止反应 。用酶标仪测492nm波长a值(曾称od值)每一标本a值为其两孔值的均值 。用标准品作出标准曲线,再根据该标准曲线算出每一样本的tnfα含量 。
(三)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 。
二、结果
患者组与两对照组tnfα的检测结果:对患者组在发病第1周时采血的21例、第2周时采血的13例、第4周采血的14例(第6周采血1例归入第4周中进行统计)的血清进行了tnfα的检测,同时也对两对照组进行了血清tnfα的检测,其结果见表1 。对照a组与对照b组血清tnfα水平经t检验,t=0.48,p>0.05,差异无显著性 。发疹型药疹患者组第1周采血分别与对照a组和b组比较,t值分别为17.46和8.73,p均<0.01;第2周采血与两对照组比较,t值分别为18.44和4.05,p均<0.01;第4周采血与对照a组比较,t="2.91,p%26lt;"0.01;而与对照b组比较,t="0.41,p">0.05 。
发病后第1周血清tnfα高于发病后第2周,经t检验,t=7.91,p<0.01 。第2周又高于发病后第4周,t="12.43,"p<0.01 。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 。
表1发疹型药疹与对照组血清tnfα检测结果
组别例数血清tnfα(ng)发疹型药疹组 第1周210.82±0.23第2周130.71±0.13第4周150.60±0.17对照a组160.62±0.10对照b组200.60±0.32 三、讨论
【发疹型药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检测】 本研究发现在发疹型药疹患者的急性期血清tnfα水平较正常人增高,且也高于有感染并正在使用抗生素的患者,说明发疹型药疹患者皮损组织病理中的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嗜酸粒细胞的浸润与此密切相关,参与了发疹型药疹的炎症过程 。carr等[2]的研究在发疹型药疹患者皮损组织中有tnfα表达亦支持该实验结论 。本研究还发现在发病的第1周采血tnfα水平较高,在发病第2周时患者一般临床症状减轻而血清tnfα水平也下降,到4周及以后一般临床症状消失而tnfα水平也降至正常,故可认为tnfα水平可能随着病情好转也逐渐降至正常,更进一步证实了tnfα参与了发疹型药疹的发病过程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