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目的讨论中审视当前银屑病防治研究工作( 二 )


1.治疗上盲目追求近期疗效,导致复发与加重 。对一种易于复发的多因素影响的慢性皮肤病,很多医生分型论治,合理、慎重用药是可取的 。而盲目追求治愈率、治愈时间,甚至“根治”是不合适,甚至不可能 。而采用毒副作用大的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激素,能达到临床一时的缓解,却造成长期的药物依赖,进而引起病情不断加重,甚至危及生命,是得不偿失的 。如在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方面,采用内服白血宁、乙亚胺而引起白细胞下降及白血病,采用口服泼尼松或肌肉注射地塞米松、去炎舒松等治疗而使病情更易反复,甚至引起红皮病型及脓疱型银屑病,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一例男性患者,30岁,因寻常型银屑病多次口服泼尼松与抗癌药联合治疗,经屡次治疗后,发生红皮症及肝损害,终于致死 。还有一例东北的银屑病患者,因患寻常型银屑病服用含有砷的中药“灭癣丸”,开始服用疗效很好,停药即复发,多年来连续服用此药,引起皮肤多发性鳞状细胞癌[3],最后死于鳞状细胞癌内脏转移 。这2例患者都是我们临床工作中经历的 。皮肤科专业杂志上屡有类似的报道,马成林等[4]报道“银屑病并发鳞状细胞癌12例分析”很有说服力 。假如这些患者不采用上述治疗方案,则可以避免如此惨痛的后果 。
2.治疗中一味重视药物作用,忽视心理效应,造成很大浪费:对于急性病和病因非常确切的疾病,针对性的药物治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对于多因素影响的慢性病,药物的治疗作用是有限的 。累计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包括西药和中药可列举几十种,乃至上百种 。我们经常遇到一些患者诉说其已用过种种药物,但病仍未愈,家中还有诸多药物 。其实,花一些时间解除患者的各种心理负担,并与患者共同分析每次发病的诱发和加重因素,在这基础上改变生活方式,再针对病情合理使用一些已知安全而有效的药物会取得疗效 。因此,在研究药物治疗的同时研究心理治疗方法,对于慢性病,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以及银屑病等一类心身疾病的防治是极为重要的 。
3.患者盲目追求“根治”,乱投医、滥用药,上当受骗:银屑病患者皮损广泛、脱屑明显,外观使别人望而不悦,这些使患者在社会生活中受到种种歧视,严重影响其心身健康 。加之一些人误解银屑病有传染性,更增加患者的精神压力,从而产生要求“根治”的强烈愿望 。经过或未经过正规治疗的患者,往往“有病乱投医”,到处打听“根治”的方法,不分真伪,不惜代价,各种疗法都尝试 。当前我国银屑病治疗市场十分混乱,有些游医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迎合患者要求“根治”的心理,无中生有地吹嘘有“灵丹”、“妙药”,“保证去根,不会复发”等,并利用某些新闻媒介大肆宣传其是“银屑病专科”、“专治银屑病”等 。据调查,青岛市各种报刊上作这种广告的就有14家之多,至于街头广告或地下行医者就无法统计了 。其它地区,甚至北京也不例外 。他们自称是“专家”,但真正要亮明身份时,他们根本不是皮肤科医生 。他们用的药物成分“保密”,声称是“祖传”,而且价格很高 。这种求医结果,不但无助于治病,反而招来治疗的种种不良反应 。一例13岁的男孩患银屑病,家长听信某些人传说:“康宁克通”疗效好、不复发的误导,在某诊所注射“康宁克通”,两次注射后皮损基本消退,患者及家长十分满意;但停止治疗两周后复发,症状加重,表现为脓疱型银屑病,患者花费了上万元钱,却换来的是病情加重,治疗更难 。游医与私人医生的漫天要价使患者难于负担,公家医院所用的药物不断涨价,也使公费医疗难于承受,慢性病的医疗保健出现危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