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将一块布穿在身上 从中国这个衣冠社会说起
作者:黎荔
文章图片
将一块布穿在身上 , 用绳子或扣子让布片围合身体 , 就形成为某种服饰 。 这时 , “内”和“外”的概念由此而诞生 。 把布穿在身上的这样一个行为里 , 产生了“露出”和“隐藏”这两个同时存在的行为 , 露出的是公开的身体 , 隐藏的是秘密的身体 , 一个人的身体就这样被象征性地分割了“内”和“外” 。 禁忌与秩序也由此而产生 。 通过对这种文化秩序的遵循 , 衣服在一定层面上构成了个人的社会属性 , 清晰地标明了他是“谁”这个信息 。
因此 ,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语出《易·系辞》) , 说明了以服饰体系为代表的政治秩序的创构与维护 。 作为“天下治”的前提 , “垂衣裳”这个意象显出强烈的象征性 。 “垂衣裳”之后两千年 , 又有周公制礼作乐发生 。 服饰制度及礼乐制度先后确立 , 以这两个事件为标志 , 宣示华夏族文明时代及族群个性之到来 。 华夏服饰超出了仅仅遮羞御寒的实用性 , 还体现先民的世界观、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政治哲学 。 什么一君二臣(一个裤腰 , 两只裤筒)、一领二袖、一官(冠)二吏(履) , 还有青、赤、黄、白、黑五方正色 , 上衣下裳是乾上坤下 , 反正 , 在中国文化中 , 君臣、领袖、官吏(谐音冠履)等 , 都属于衣裳 。 以衣裳产生的先后顺序 , 以及各部位的名称 , 可以设置职务治理天下 。 可以“垂衣裳而天下治” , “有衣冠之美 , 故称华 , 有礼仪之大 , 故称夏” , 让礼仪冠服成为华夏文明的内涵意义 。
华夏文明的冠服系统 , 是以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礼》、《礼记》、《易经》、《春秋》 , 大唐《开元礼》、二十四史舆服志和其他经史子集为基础继承下来的礼仪文化的必要组成 。 冠服体系展现了华夏文明的等级文化、亲属文化、政治文化、重嫡轻庶、重长轻幼以及儒家的仁义思想 。 在中国古代的宗法文化背景下 , 服饰具有昭名分、辨等威、别贵贱的作用 , 为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的礼服 。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四千多年来 , 我们就是这样一个衣冠社会 , 在此“衣冠上国、礼仪之邦” , “衣冠”就是文明的代名词 。
对比迥然有别的西方文明 , 古代希腊罗马奠定了西方文化中裸体美的基本模式 。 古希腊人认为“人体美”是自然美与精神美的最高形式 。 比如说 , 你要表现美德、情操、智慧等等比较抽象的概念 , 中国人也许会拿士族的峨冠博带、家礼的冠婚丧祭作为“表达内容” , 而古希腊人则会拿一个健康美丽的人体作为这些抽象的理想概念的“具体形象” 。 希腊文化对于裸体的推崇 , 当然是和当时战争的频繁与体育的盛行紧密相关 。 在希腊人眼中 , 理想的人物不是善于思索的头脑或者说感觉敏锐的心灵,而是血统好、发育好、比例匀称、身手矫健、擅长各种运动的裸体健儿 。 健美的身躯 , 和谐的姿态 , 就在昭示着一种和谐的美学理念 , 是对生活的歌颂 , 也是对人类的赞美 。 在身体充满光彩的展示中 , 既是和谐的(比例 , 强健 , 动感) , 又是伦理的(单纯 , 坦荡 , 自信) 。 普林尼曾说过:“全身赤裸是希腊人特有的习惯 。 ”衣着对于他们只是一件松松散散的附属品 , 不拘束身体 , 可以随心所欲在一刹那之间扔掉 , 他们简单活泼、心思透明 , 所以外部也不介意身体的袒露 。 当然 , 古希腊文明崇尚裸体 , 但在其它文明则不这么认为 。 埃及人、波斯人和亚述人都觉得裸体是种耻辱 , 东方文明尤其深以为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作者:黎荔很多人说 后来的我们,异乡人的北京
- 作者:黎荔那未知召唤我往前走那时候不觉难受虽然愁与其没有声息地留在故里还不如干脆硬着头皮...|李剑青:仍是异乡人
- 作者:黎荔金黄姜黄藤黄鹅黄虎黄市黄杏黄蛋黄这就是中国的色谱 创世纪的新蛋黄
- 作者:清荷札记时值盛夏 相约六月,不言沧桑,浅浅行,深深惜
- 学历|不久后的未来,社会将“无情”地淘汰这几类人,要提前未雨绸缪
- ——翻过岁月的山坡 岁月覆盖成长,而你终将日臻完满
- 单身的情况下 拥有爱的滋润,你的生活将充斥着太阳
- |抓住女人心的有效方式:“激将法”
- 泰戈尔说过:“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伤心 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伤心,那么你也将错过繁星
- 作者:黎荔2022年高考作文新鲜出炉 围棋三手与更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