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福身心灵|月饼吃的是温情,不是给“打桩模子”扒分的


尚福身心灵|月饼吃的是温情,不是给“打桩模子”扒分的
文章图片
尚福身心灵|月饼吃的是温情,不是给“打桩模子”扒分的
文章图片
尚福身心灵|月饼吃的是温情,不是给“打桩模子”扒分的
文章图片
尚福身心灵|月饼吃的是温情,不是给“打桩模子”扒分的
文章图片
尚福身心灵|月饼吃的是温情,不是给“打桩模子”扒分的
文章图片
尚福身心灵|月饼吃的是温情,不是给“打桩模子”扒分的
文章图片

月饼不是“人情货币”
不是商品
不是声色犬马的奢侈品
月饼要回到原汁原味的“吃味道”的本初之意上
万里无云镜九州 ,
最团圆月是中秋 。
——《八月十五夜》
唐人殷文圭的这首《八月十五夜》写出了中国人过中秋的哀愁与乡愁 。 可见 , 中秋节的核心不是吃喝、不是送礼 , 是一家人围在一起团团圆圆、平平安安 。 离开了这个主旨 , 过中秋不但变了味 , 且会变成一种“商业节庆”的负担 。
对此 , 我深有体会 。
01小时候 , 月饼吃的是人情味我幼年时 , 每临中秋 , 我的阿奶(上海人叫阿奶 , 无锡人叫亲娘) , 就带我到静安寺“老大房”买月饼 。 当时的月饼 , 表面金黄、底部红褐、油光发亮、皮薄馅实 , “身材”是现在市面上广式月饼的2倍 , 个头有成人巴掌这么大、厚度有一本小说那么厚 , 凸显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制造”扎实朴素的特色 。 营业员会把豆沙、蛋黄、五仁、椰蓉四种口味 , 八个硕大的月饼装在一个有着“嫦娥奔月”彩绘图案的硬纸盒子里 。 据说 , 这个月饼盒子上的题字 , 还是清末科举榜眼朱汝珍题写的呢 。
这些月饼 , 让我垂涎欲滴 , 直吞口水 。 但阿奶拎着沉甸甸的月饼 , 把我从柜台前一把拖走:“侬不要馋 , 这是送给胶州路阿太吃的 , 是送给长辈的 。 ”(阿太 , 无锡话“曾祖母”的意思)
阿奶拖着我从静安寺一路走到胶州路阿太家里 , 她们在一间摆满了红木家具的房间里 , 不停地用无锡土话唠家常 , 我则眼睛不眨地盯着桌子上的那盒月饼 。 当她们说到我昏昏欲睡时 , 阿太拿出一把小刀 , 用她的一双干枯的戴着巨大的镶宝戒指的手 , 把我们送的月饼拿出一个 , 划成四块 , 拿出其中一块送到我手里 , “给小栋栋吃 。 ”我狼吞虎咽地一口吃了下去 , 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 , 竟连月饼的味道也没有细细品尝 。
这盒“硕壮”的月饼 , 除了吃 , 其实还有更深的意义 。
胶州路阿太名李唐氏 , 出生于清末 , 闺名唐阿翠 , 是我爷爷的婶婶 。 由于我太叔公只有一女 , 无子 , 便将我爷爷过继为子 。 于是 , 我爷爷就有两个妈 , 一个是他亲妈李陈氏 , 一个是他的婶娘李唐氏 , 我也就有了两个阿太 。 在我的旧文《生死离别“八一三”》中 , 我讲过我家在抗战期间悲欢离合的故事 。 “八一三事变”期间 , 我阿太在杨树浦路的房子被日军炸平 , 我太公从死人堆里爬出来 , 一家人经历了各奔东西、生死离别的诀别 。
在1945年中秋节 , 逃难到重庆的胶州路阿太一家回到上海 , 找寻家人 。 通过登报 , 终于找到了我爷爷 。 却发现 , 当初留在上海沦陷区的我爷爷一家六七口人 , 死的只剩下我阿太和我爷爷 。 于是 , 在抗战胜利后的第一个中秋节 , 大家抱头痛哭 , 以泪洗面 , 在胶州路家中吃了月饼和一顿团圆饭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