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重庆日报人物名片杨武能 巴蜀译翁杨武能:一世书不尽的传奇( 三 )


1956年秋天 , 杨武能进入西南俄语专科学校 , 学习俄语 , 后到南京大学学习德语 。 在南大 , 他遇到自己德语文学翻译的领路人叶逢植 。 在恩师的鼓励下 , 杨武能在我国当时仅有的一家外国文学期刊《世界文学》(鲁迅创刊、茅盾主编)上一年连发三篇译文 。
1978年 , 时任四川外国语学院教师的杨武能考上中国社科院研究生 , 师从著名学者、诗人冯至 。 三年后 , 他翻译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下简称《维特》)出版 。
前有郭沫若的珠玉 , 重译《维特》 , 杨武能压力巨大 , 但正是因他的大胆重译 , 才让《维特》在中国重新火了起来 。 据不完全统计 , 早在上个世纪 , 杨译《维特》的总印数已经超过100万册 。
继《维特》之后 , 杨武能又翻译了《浮士德》《魔山》等名著 , 创造了多项第一 。
他主张 , 优秀的译文必须拥有与原著尽可能贴近的种种文学元素和美质 , 也就是在读者审美鉴赏的显微镜下 , 译文本身也必须是文学 , 即文学翻译除去正确和达意之外 , 还必须有与原文近乎一样的文学美质 。
为使自己的译作成为“美的翻译” , 成为“创造传之久远的、能纳入本民族文学宝库的翻译文学” , 杨武能把研究、翻译、创作紧密结合起来 , 齐头并进 , 出版译著、论著和创作总计约40部 , 由此也被誉为“文学翻译家中的思想者” 。
采访尾声时 , 杨老告诉笔者:“我十分珍视自己重庆人的身份 , 有朋友称我是‘重庆之子’ , 我以此为荣 , 这也是我取名‘巴蜀译翁’的缘由 。 创办书院 , 除了让文学财富发挥最大价值外 , 从更深层面上来说 , 也是为了感恩重庆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 。 我们当砥砺奋进 , 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 ,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重庆故事 。 ”
话到动情处 , 笔者眼前的他 , 精神矍铄 , 完全看不出是一个年迈八旬老人 。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人物名片杨武能 巴蜀译翁杨武能:一世书不尽的传奇】确然 , 巴蜀译翁的传奇还在继续!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