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重庆日报人物名片杨武能 巴蜀译翁杨武能:一世书不尽的传奇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人物名片杨武能 巴蜀译翁杨武能:一世书不尽的传奇
文章图片
人物名片
杨武能 , 著名翻译家、学者、文学家、教育家 , 自号巴蜀译翁 , 重庆图书馆荣誉馆长、巴蜀译翁文献馆馆长、译翁书院院长、四川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 。 荣获德国国家功勋奖章、世界歌德研究领域最高奖“歌德金质奖章”、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等多个大奖 。
编者按
今年的中秋和教师节是同一天 。 这 , 在很多人的记忆里还是第一次 。
当一个节日遇上另一个节日 , 清风明月里 , 我们看到了更多的美好:耄耋之年的巴蜀译翁仍在开坛讲学 , 青年教师用爱与尊重静待花开 , 丹桂树下师生共赏一轮中秋明月……
皓月千里 , 师恩永记 。
创办书院、开坛讲学、再版译本……人生八秩 , 译坛登顶 , 学林加冕 , 著作等身 , 本该怡享天伦之乐 , 走进重庆图书馆新建成的国内首家新型西学书院译翁书院 , 译坛巨擘、文苑鸿儒杨武能却一如既往地在上班 。
“春来了我问他/可曾吻绿了莱茵河岸/秋来了我问他/可替海岱山换上了彩衣……”墙上 , 一首题为《思念》的诗 , 隐喻了杨武能毕生的追求 。
集翻译家、学者、文学家和教育家于一身 , 杨武能用青春、诗情、心血浇灌出的《浮士德》《少年维特的烦恼》《阴谋与爱情》《海涅诗选》《格林童话全集》《茵梦湖》《魔山》《永远讲不完的故事》等众多名作 , 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
“生命在于创造 , 创造为了奉献 。 ”这是杨武能的座右铭 。 耄耋之年 , 笔耕不辍 , 授业传道 。 近日 , 他接受了笔者的专访 。
译坛巨擘
耄耋之年开坛讲学
“古往今来 , 文化的交流从来就不是单行道 , 而是有来有往 。 同时 , 它也不是直来直往 , 而是蜿蜒曲折……”在译翁书院 , 笔者眼前的杨老 , 头发花白、态度谦和 , 浑身散发出儒雅气质 。
译翁书院于今年6月正式揭牌 , 为国内首家新型西学书院 , 集藏书、修书、讲学、学术交流等多功能为一体 。 藏书中 , 有不少年代久远的德语文学经典版本 , 是比较文学研究、翻译史学研究、歌德学研究的珍贵文献 。
在中华灿烂文明中 , 书院是凝结着民族魂的光辉一页 , 在文化传承、思想传播、公众教育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
“译翁书院的创办 , 缘起于我去年接受中新社采访人员关于中西文化交流的采访 。 ”杨老称 。
在他看来 , 既曰文化交流 , 就应有来有往 , “来而无往 , 非礼也!”
近百年来 , 中国学界主要关注的是“西学东渐” , 也就是“来” 。 “西学东渐”很重要 , 给中国送来的不只是“德先生”“赛先生” , 还有马克思主义 。
那么“往”呢?杨老认为 , 现如今 , 我们观察思考的重点应摆在“往”字上 。
他不赞成把“往”表述成“东学西渐” 。 此乃套用中国近代首位留美学生容闳100多年前《西学东渐记》的说法 , 显得生硬、勉强 , 缺少文采、美感和创意 , 学理上也欠严谨、准确 。
杨老主张以“中学西播”来称谓中华文明的西传和对西方世界的影响 。
他的观点经媒体报道后 , 影响之大 , 远超他的预想 , 亦引发了他的思考:自己驰骋译坛、著坛一个多甲子 , 翻译了《浮士德》《海涅抒情诗选》《少年维特的烦恼》等大量名著 , 创作了《歌德与中国》《走近歌德》等多部著作 , 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热捧 , 如果不把这些成果更好地用起来 , 充分发挥作用 , 哪对得起自己的生命 , 哪对得起父母师长的教导、栽培 , 哪对得起党和国家几十年的培养、教育?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