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包袱,扔了会怎样( 五 )
但编剧则更多是合作 , 为了配合影像艺术 , 跟团队不断磨合 , 编剧要和导演形成统一的审美和默契 , 最终众人合力完成一部作品 。
“写完一个剧本之后 , 人物只完成了一半 , 剩下的要和导演、主创合力去完成 。 比如这次电影《刺猬》 , 葛优老师塑造的王战团 , 给我的感受是之前完全没有想到过的 , 原来人物可以这么丰富 , 远比我想象中的文字要好得多 。 ”郑执说 。
在《刺猬》片场 , 有摄影师给郑执拍了一张照片 , 他很喜欢 , 分享出来 , 配文:“两阵相似的风吹过” 。 导演顾长卫如此评价:“阅读郑执 , 恰如一路风雪后 , 与故人相逢 。 ”
文章图片
在《刺猬》片场 , 有摄影师给郑执拍了一张照片 , 他很喜欢 , 分享出来 , 配文:“两阵相似的风吹过” 。 /《刺猬》剧照
这几年 , 郑执作息规律 , 有时早上四五点起床 , 两三个小时就能写出半集剧本 。 他对写作环境以及安静程度都没有要求 , 只要开始写了就能保持专注 , 关键就是要放松 , 因此 , 他只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写作 。
郑执喜欢李沧东的文字与电影 , 尤其是那部《薄荷糖》 , 开头一个落魄参与同学会的中年男子 , 神经质般哭喊 , 在高架桥上面对迎面而来的火车嘶喊:“我要回去!”
电影最吸引郑执的地方 , 莫过于影片中文学性的叙事 , 这也是他一直所追求的 。
对郑执而言 , 文学就藏在日常生活的角落之中 。 他笑言大众浴池其实就是严肃文学 , 他甚至给“穷鬼乐园”一个文学性的表述:“如果此地终会消亡 , 这些灵魂又将何处安放?”
文章图片
如果此地终会消亡 , 这些灵魂又将何处安放?/国岳峰摄影
多年前 , 郑执曾见过父亲在“穷鬼乐园”里与哥们儿笑着推杯换盏 。 父亲去世后 , 他推开了那扇玻璃门 , 点上几瓶老雪 , 叫几个下酒菜 , 和老板娘英姐慢慢熟络起来 。
郑执在“一席”的演讲 , 带火了“穷鬼乐园” , 万顺啤酒屋成了当地的“网红打卡点” 。 直到现在 , 仍有人给郑执微博发私信 , 发他们在酒馆里喝酒的照片 。
“说实话 , 人家原本的生意就不错 , 但后来确实涌入了一批年轻人 , 用专业话来讲 , 那都是非目标客户 。 店里的东西真挺好吃的 , 沈阳人爱吃甜口 , 反正我比较爱吃 , 他们家味道就特别对 , 各种主食、小菜、烤串都有 , 我每次回去都想尝尝 。 ”
文章图片
万顺啤酒屋成了当地的“网红打卡点” 。 /国岳峰摄影
经常有媒体采访人员来万顺啤酒屋探访 , 还有不少文学青年过来 , 有的来了就问老板娘:“郑执啥时候来?”老板娘英姐似乎很快适应了这一切 , 她懂得如何游刃有余地应对媒体 , 还将与郑执的合影挂在店中 。
文章图片
老板娘英姐似乎很快适应了这一切 , 她懂得如何游刃有余地应对媒体 。 /国岳峰摄影
店里的大哥也加了郑执的微信 , 一天 , 店里来了一个看起来挺“带派”的人 , 他拍了张照片发给郑执 , 问:“这个人是谁?”
郑执一看 , 是陈晓卿 , 他想了半天该如何跟对方解释 , 最后告诉大哥:“这是咱们中国非常知名的美食家 。 ”后来 , 陈晓卿的照片也被挂在了店里 。
现在 , 郑执基本定居在北京 , 一年也回不了几次沈阳 , 每次去万顺吃饭 , 大哥总是热情地给他递烟 , 没一会儿 , 又过来敬酒 , “来 , 碰一杯” , 郑执婉言谢绝 , 说戒酒了 , “行 , 那不打搅了” , 大哥扭头去附近忙活 , 但不到五分钟又折返 , 一看 , 手机正开着直播 , “来 , 郑执 , 跟我直播间里的粉丝打个招呼吧”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这个地方越大越有福?其实这2点才是福气的象征,快看有你家娃没
- 爷爷找的“新老伴”,和我爸爸争财产,老年人的爱情,总是犯糊涂
- 女性气色好,多吃的好食物,美容养颜、活血益气,身体更好了
- 宝宝爱穿家长的鞋和衣服,享受乐趣的同时别忽略了这几点
- 结婚|心理学:为什么男生不愿意跟“长得好看”的女生结婚?
- 女性预防衰老,常吃的好食物,美容养颜、增强体质,肌肤更细腻了
- 秋天女性都爱美,适合吃的好食物,排毒养颜、抗衰老,营养又瘦身
- 交广会客厅|指挥台上的战“疫”夫妻
- 成熟的女人看着更美了,“黑寡妇”穿抹胸上衣太迷人,不遮不行
- 有国民媳妇之称的她,婚后就不再拍戏,女儿6岁了才举行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