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出的“更年期”( 二 )


能为心灵和精神的展现提供最大可能的自由空问——这是书法艺术区别于其它艺术的关键之处 。说到自由,中国人的书法不靠逻辑思维完全凭直觉就能达到心灵自由的境界 。
作为都市文明的主体,人们在享受着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也丧失了心灵的自由 。书法,使我们对自由的渴望找到了一种放纵心灵的方式:它摆脱了自然万物形象的纠缠,高度简化了语言的陈述方式,当我们静下心来,操笔挥毫,书法便给我们展现了一方心灵的圣地 。紧张劳碌一天的身心,在这里找到自由的释放空间,书法表达了我们对自由的梦想,为我们提供了心灵小憩的场所,就心灵自由而言,草书无疑是中国书法的极致 。它完全以自身领悟来任意表现精神意境,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张旭、怀素的狂草,都是作者当时的个张扬与心灵放纵,是自由精神的一次迸发,这样的作品即使是作者本人也是不可复制的 。
书者得心灵气象
书法是书者用汉字描绘心灵、表现情感、舒张意象的一种艺术,通过书家的情感和智慧,使汉字变得生动活泼,传递书家的心灵信息 。这种信息实际就是艺术生命的气息,其气象、境界各有不同 。
空灵之气 。这是书法的最高境界,即庄子所说的“无极之境” 。王维的诗,八大山人的书法与画,王羲之的书法,都是空灵的典范与至极,只有把人品修练到超凡脱俗、物我两忘时才可以做到 。他们的作品清新飘逸,如野鹤仙游,笔墨风规自然,褪尽铅华,留下的是人的精气神和艺术的真善美 。书法艺术是最接近“禅”与“道”的艺术,这些大师都是书禅同修的高手,作品无不渗透着蝉意稚拙之气 。也称“天然稚拙之境” 。稚拙是《老子》中的理想境界:“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从书法艺术角度来看是一种看似失掉常规但又不失常理的率真之美、自然之美;是一种无拘无恒 。天真烂漫的纯情之美、大朴之美 。此即“大智若愚”,“抱朴含真”的智慧境界 。古人云“养成大拙方成巧,学到如愚才是仙”,看似简单,功夫至深 。
苍茫之气 。也称天地之气 。这是书家师法自然,逐渐形成的雄浑阔大,幽逡神秘的艺术气质,呈现出一种大胸怀,大视野,大气象 。这类书法作品,有的如高山峻岭,挺拔耸立;有的如大海蛟龙,蜿蜒屈曲;有的如江河奔流,势如破竹 。如岳飞书法《满江红》,笔墨酣畅磅礴,民族正气溢于毫端 。又如毛泽东的诗词书法,诗书雄豪,展现出一种正大气象,气度弘达,笔走龙蛇,有气吞山河,力盖古今之势 。如此大手笔,非大智慧、大胸怀者莫能为 。
书法常见三种境界,第一是“手中有笔”,这是书者的基本功,只有掌握了基本技能,才能通过手中的笔墨表达出自己的心声 。第二是“心中有象”阶段,此时只有心中要表达的东西,忘了手中的笔,如同打太极拳,气在先,手在后 。第三就是“心手两忘”,这是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 。也就是我们说的“返璞归真” 。这和武功的最高境界差不多——用剑真正的高手是“无剑” 。“大象无形,“大音稀声”,这就是大修炼,是走向大道、走向真理的最佳途径 。人法天地,道法自然,人天相应,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大自由,大自在的完美境界 。
手中之笔与养生之道
很多健康专家指出,中国书两是养生调心的有效手段之— 。
习练书法时,要全身心投入,排除杂念,意守丹田,将心中的感受,通过柔软的毛笔,刚劲有力地写在纸上,这本身就是一种气功 。绣习书法时心情和思想都要融入文字的意境当中,对眼前或身边发生的不愉快事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从而进入轻松舒适的状态,去掉妄念和烦恼,达到身心愉悦的境界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