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竟是身心健康的一剂良药( 二 )


情绪能看出心理状态
情绪伴随生理变化和面部表情,有时短暂,有时持久,能影响人的精神活动 。每个人在一生当中,由于成功和失败、顺心和不顺心的不断交替,会产生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
良性情绪能使大脑处于最佳状态,提高效率,增强抵抗力 。英国科学家因工作紧张而神经失调,医生告诉他:“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群医生 。”科学家悟出真谛,从此经常抽空看戏剧、马戏,不久健康状况大有好转 。
负性情绪则容易损身折寿 。美国精神病学家调查了204名男生,发现情绪稳定的59人中,只有1人得了心脏病;情绪长期不稳定的48人中,有18人得了重病或在55岁以前死去 。
由此可见,良好的情绪可给人带来幸福和长寿;不良的情绪会为疾病大开绿灯 。
一个人除身体健康外,还要心理健康,才能称得上一个健康的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中就包含情绪正常,情感坚毅 。
一个人的智商、德商、财商再高,若情商不高,不会控制情绪,便很难成功,甚至还会危害健康 。一位英国生理学家脾气急躁,他常说:“我的命迟早送在一个惹我动怒的坏蛋手上 。”
结果,在一次会议上,“坏蛋”出现了,他盛怒之下,心脏病猝发,当场身亡 。一个人心理健康不健康看情绪就知道了,比如《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今天跟凤姐吵,明天跟薛宝钗闹,后天跟丫环们哭,整天怨天尤人,就是典型的抑郁症患者,情绪十分不健康 。
正常情绪有4个特点
人都免不了出现悲伤、懊悔等负面情绪,但正常的情绪应该是这样的 。
1.情绪应该合时宜
因成绩好而高兴,因被辱骂而气愤,因考试临近而紧张等,都是正常的情绪反应;莫名其妙地悲伤或高兴、杞人忧天、为根本不值得伤感的事情而伤感,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就是不正常的情绪了 。
2.刺激强度和情绪反应成正比
海面的风愈大,激起的波浪愈高 。情绪也一样 。若因一点小事就大悲大喜,面对强烈的刺激却无动于衷,都不正常 。
3.情绪持续时间有限
“耿耿于怀”是不健康的情绪 。情绪总是由刺激引起,当刺激消失后,情绪也该逐渐平复 。当然,有些打击造成的伤害,比如亲人死亡,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平复 。如果是一般性问题,则应在较短时间里淡忘 。
4.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
心理健康的人应该乐观多于悲观,积极多于消极 。任何一件事物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会有不同的印象 。很多让人生气的事情换个角度看,常常可以发现些积极意义,形成良好的感受 。
自嘲、倾诉减轻痛苦
负面情绪一般由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原因诱发 。工作压力大时要告诉自己,压力是自己给的,我们要正视压力,不能逃避,学会与压力共处 。
人际关系问题要学会心理换位,体谅他人,将心比心;遭遇挫折时不妨用“胜败乃兵家常事”等劝慰自己,从懊丧、焦虑中解脱出来 。长期情绪不佳的人,可试试下面几种自我调节方法 。
调节情绪的方法
1.首先,要学会调整认知
美国心理学家创建的情绪“ABC”理论指出情绪困扰多由不合理的信念诱发 。
例如,两个人在街上碰到领导,但领导没有与他们打招呼 。其中一个可能会想“领导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另一个却可能认为“领导因为我上次顶撞了他,要找我麻烦了 。”
2.其次,要构建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
比如“升华机制”,即在遭遇挫折后,把内心痛苦化为一种动力,转而投入到有益的活动中;“幽默机制”,自嘲能使人获得平衡心理,保持自尊,减轻内心的痛苦和焦虑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