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网|滥用抗生素比癌症还可怕!提醒:药盒上有这7个词,要慎用、慎买( 二 )


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肖永红表示 , 所谓抗生素的耐药性 , 实际上是指一种新型的病菌 , 可以耐受抗生素的打击而不会死亡 , 并不是人体对抗生素产生了耐受 。 简单来说 , 一种常规的细菌感染 , 原先利用抗生素能将其轻易杀灭 , 不过随着该类细菌通过不断演变进化 , 终于在某一天 , 使用抗生素就消灭不了该细菌了 。 这种情况下 , 病人可能还是常规的炎症感染 , 但是因为没有药物了 , 所以只能眼睁睁等死 。
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壁的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合成;抑制 DNA 的合成;感染细菌生长繁殖来完成杀灭 。 而细菌本身也会进化 , 在抗生素滥用的情况下 , 细菌和抗生素环境接触的时长增多 , 在缓慢的演进中 , 逐渐就会适应具有抗生素的环境 。 尤其在医院这种细菌滋生和交叉感染的地方 , 加上抗生素使用频繁 , 极易导致耐药性细菌的产生 。
根据2013年的数据统计 , 美国医院内耐药菌的感染 , 比2008年增长了2-4倍 。
【39健康网|滥用抗生素比癌症还可怕!提醒:药盒上有这7个词,要慎用、慎买】
?抗生素耐药并非是必然的 , 是在大量滥用后才会出现:

频繁换药:抗生素使用一段时间才能产生效果 , 而患者频繁更换药物 , 药物混乱的情况下 , 更容易导致细菌对多种药物产生耐药性 。
同时使用多种抗生素:这并不会加强杀灭细菌的效率 , 反倒因为药物的众多 , 给细菌营造了耐药的温床 。
擅自停药:感染症状减轻时 , 细菌一般尚未彻底清除 , 此时停药相当于增加了细菌对药物的适应时间 , 会使细菌对这种药物产生耐药性 , 也会导致细菌消灭不完全 , 病情反复 。
四、使用抗生素多久会耐药?
这个在临床上并没有固定的时间 。 比如有的人经常感冒 , 每次都使用抗生素治疗 , 而该类群体可能在多次治疗后 , 会发现治疗的周期延长 , 这可能就是耐药性出现了 。 而另外一种情况是 , 个体可能平日里没有滥用抗生素的习惯 , 但是却感染上了具有耐药性的病菌 , 如此一来 , 在该患者的首次治疗过程中 , 就可能会出现抗生素耐药的情况 。
所以说 , 个体滥用抗生素导致的耐药性后果 , 最后需要整体来买单 。 因为某种细菌产生耐药性后 , 只要它的这一特性没有消失 , 就有可能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其他地方 。 更重要的是 , 细菌一旦获得耐药 , 耐药性消失的过程通常十分漫长 , 虽然长期停药可能使细菌恢复敏感 , 但具体时间尚不清楚 , 且一个人的停药多是无效的 , 需要整个人群共同行动才有效果 。
?五、科学家找到了抗生素耐药的“突破口”
在全世界范围内 , 医学界针对耐药性的情况 , 已经在研究和寻找各种新的对策了 。 最新发表在《科学》上的一项研究显示 , 研究人员通过提高抗生素的效力 , 从而抑制了细菌对抗生素的耐受 。
研究人员发现 , 细菌通过产生硫化氢 , 从而和抗生素对抗 。 而硫化氢的产生 , 又是通过“胱硫醚γ-裂解酶(CSE)” 的酶来进行的 。 了解了这一原理 , 那么只要阻断该类型酶的作用 , 就能突破细菌对抗生素的防御屏障 。
最终 , 从数百万的化合物中 , 研究人员终于找到了既能阻断酶的作用 , 同时还不会产生副作用的抑制剂 。 在小鼠实验中 , 这些抑制剂通过抑制细菌的酶类反应 , 从而加强了抗生素的针对病菌的杀灭效果 。
研究人员在此次实验中所使用的病原体 , 是耐药性越来越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
未来 , 硫化氢是如何增强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 ,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不过当下的研究成果 , 能在一定程度上给未来寻找解决方案 , 提供一个好的思路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