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艾堂|明日末伏:全年很适合养阳气、祛寒湿的日子还剩10天!( 二 )


方法三:艾灸
艾灸的原理是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艾草本身具有的温阳驱寒特性来调节身体阴阳平衡 , 培补阳气 , 舒活气血的 。 尤其是很多现在背部肉多肉厚而且捏上去很硬的人 , 都适合艾灸背部 。
现代人很多的不舒服 , 一个是虚 , 一个是瘀 , 单纯的虚或瘀很少 , 往往都是虚瘀夹杂 , 久瘀必虚 , 久虚必瘀 。
想要身体健康的方法如果用大道化简的方法 , 其实就是这两大方面顾忌到了就行 , 气血阴阳充足 , 经络通道通畅 , 自然啥毛病没有 。 我们中国人自古就喜欢温热 , 喝热水 , 穿棉衣 , 坐月子等等 , 不像国外很多人 , 抱着冰水冰茶一通喝 , 这就证明了温热对我们身体的重要性 。
艾灸就是温热的 , 温补其虚 , 温补不足 , 艾灸也是可以通的 , 通其瘀堵 , 让经络血脉畅通 , 靠的就是这股子温通之力 , 温其虚 , 通其瘀 , 抓住了这两点 , 就抓住了所有问题的根源 。
有句话叫阳化气 , 阴化形 , 比如之前江南地区阴雨缠绵 , 房间被褥都是潮的 , 就容易产生细菌 , 很多中老年的关节被湿气侵袭 , 也会隐隐作痛 。 但太阳一出来 , 这么一照射 , 这些湿气啊寒啊立马就烟消云散了 , 被褥不潮了 , 身体也舒服了 , 这就是阳化气 , 阴化形 , 体内这些痰啊 , 结节 , 这些有形的东西 , 都是阴邪的一种 。
如果我们体内有充足的阳气就能化掉体内的阴邪 , 这就是平时一再强调补阳养阳的重要性 , 加强阳气、正气 , 就可以“以阳化气” , 艾灸的温通之力 , 就是往我们体内增加这股子阳气 。
艾灸本着哪里疼 , 搞哪里 , 比如脖子不舒服 , 那就艾灸脖子 , 肚子疼就艾灸肚子 , 因为疼的地方往往是最堵的 , 把那里通开后 , 再把痛的周围艾灸通一下 , 等于这边区域的气血就开始正常运行了 , 记得不要光艾灸痛点而不管周边 , 否则周围如同一汪死水 , 还是不通 , 只有这块区域都通了 , 那才是真正艾灸到点子上了 。
一般身边人艾灸通常这3个部位 , 一定要灸到 , 可以让全身的阳气都充盈起来 。 首先就是我们脖颈后 , 这个地方艾灸一下 , 全身的气血开关就开了 , 其次是我们的肚脐 , 这个地方一定要艾灸 , 这是疏通我们中焦区域的气血;其次 , 就是我们的脚心 , 这样把全身的虚火引下来 , 那么脚底就是可以让肾水津液上行 , 这叫引火归元 , 引阳归阴 。
艾灸的同时 , 一定要遵行8个字 , 少火生气 , 壮火食气 。 什么意思呢 , 就是灸的时间合适 , 身体才会舒服 , 就跟我们进行缓慢运动 , 打打太极 , 拉伸一下筋骨 , 就觉得很舒服;但如果突然一下让你快跑 , 跑完之后心狂跳 , 还喘不上来气 , 这就得不偿失了 。 所以艾灸也不要过猛 , 不然会发现气消耗的很严重 , 更容易疲惫乏力 , 讲究一个让自己舒适的度 , 这个度每个人跟每个人都不同 , 就要自己留心去尝试了 。
艾灸建议还是找专业人士进行 , 较为稳妥 , 因为需要点艾 , 还是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 弄不好艾灰下来容易烫伤皮肤 , 家里老人之前执拗不肯出去艾灸 , 一定要在家里尝试 , 结果艾灸时候一个手滑 , 就把肚子上的皮肤烫出来几个泡 。
如果跟我家老人一样出门怕麻烦 , 但又想艾灸补阳调养身体的也可以选择这个艾草三伏贴 , 利用的也是这些草本的温热之性 , 达到温其虚 , 通其瘀的目的 , 不同于艾灸的是 , 它的操作更方便 , 不用耽误过多时间 , 像是老人带孩子、年轻人工作期间 , 无暇分出太多的时间去做艾灸 , 贴一贴这个 , 效果也是一样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