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rst健康营养师|65岁后,你的寿命取决于这项「能力」,4个方法自测强弱( 二 )


美国匹兹堡大学一项研究显示 , 步速快慢可以预测寿命长短 , 尤其在75岁以上人群中更准确 。
步速体现了身体的适氧能力 , 心肺和下肢的肌肉耐力 , 可影响一个人独立生活的能力 。

  • 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0.9米/秒 , 低于0.6米/秒说明肌肉萎缩较严重 , 有可能患有肌肉减少症 。
  • 老年人步速若低于0.6米/秒 , 死亡风险增加 , 一旦出现步态蹒跚、跛行等 , 说明可能存在心脑血管病变 , 这些步态也是中风的典型后遗症 。
  • 握力强弱
  • 抬、拉、扯、拧、抓等基本动作都与握力有关 , 它能反映上肢力量水平 , 影响全身力量平衡 。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 , 握力每下降5公斤 , 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就会增加17% , 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风险分别增加7%和9% 。
按照国民体质测试标准来看 , 握力达不到以下标准 , 就可判断为运动功能较差 。

男性女性
60~64岁低于27公斤低于18公斤
65~69岁低于25公斤低于17公斤
坐站能力
坐站测验是常见的体能测验法 , 尤其对老年人 。
站在椅子前 , 双手交叉放胸前 , 反复站立坐下 , 30秒内中老年人若能完成25次及以上 , 说明下肢骨骼和肌肉力量不错 , 反之则说明下肢肌肉衰退 。
日常活动
低强度劳动能反映老人的活动自理能力 。 如果穿衣、如厕、做饭和买菜等日常活动都受限 , 说明衰老在加剧 , 肌肉在减少 。
肌少症患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自理能力差 , 如拧不开瓶盖、拎不动菜、洗不动小件衣服、步行速度慢等 , 会增加跌倒、失能、住院风险 。 如果肌少症合并心衰等慢性病 , 治疗恢复效果较差 , 康复时间更长 , 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
老人运动功能下降的原因 , 除了自然的生理老化 , 还跟慢性病、不良生活方式、急性事件(如住院、跌倒)等因素有关 。 不过 , 功能下降主要是缺乏运动的后果 , 并不是衰老的直接后果 。
人体运动机能在30岁左右达到顶峰 , 随后缓慢下降 , 直到五六十岁才有特别明显的减退 。
只不过 , 由于经常静坐少动、膳食营养不合理等不良生活方式 , “三高”等慢病越来越常见 , 导致运动功能下降很快 , 身体提前开始衰老 。
4招自测运动功能是否衰退
究竟哪种程度才算运动功能衰退呢?推荐以下4个自测方法 。

走条6米线
在地上画一条6米长的线 , 以平时步行速度沿着长线从起点走到终点 , 记录所用时间 , 再除以6 , 若不小于1米/秒 , 意味着老人活动能力较强 。

抓握力器
保持站立位 , 利用弹簧式握力器 , 伸肘测量2次主力手的握力 , 选取最大读数 。 将结果与上述国民体质测试标准对比 , 衡量上肢肌肉功能 。

做俯卧撑
若60~69岁男性俯卧撑少于5个 , 女性跪卧撑少于4个 , 说明核心肌群力量有所衰退 。

闭眼单脚站立
两臂侧平举 , 两腿并拢站立 , 脚尖向前 。 闭眼同时抬起一只脚 , 使其离开地面且不与另一只脚接触 。
测试3次 , 每次间隔5分钟以上 , 取最佳成绩 。 女性坚持12秒以上、男性13秒以上才正常 , 时间越长说明平衡力越好 。
要想保持良好的运动功能 , 就要尽早开始锻炼 , 起码要从30岁开始 , 不过即便错过 , 也不要灰心 , 只要开始运动 , 什么时候都不晚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