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女性向的小说电影游戏,也可能是厌女的( 三 )


不少人认为女性向游戏、大女主电视剧、女性向综艺等文娱作品的出现让「凝视理论」产生了翻转 。 劳拉·穆尔维指出 , 当下 , 女性不再是男性中心社会里被观看、想象、物化的主体 , 相反 ,她们变成了凝视的一方 , 而男性则成为了女性欲望之眼里的「男色」 。
无论是女性向恋爱游戏 , 大女主影视作品 , 都可能随时成为男频网文、大男主IP的性转后作品 。 如《男性的衰弱》一书中所述 , 男性与女性都可能成为「被凝视」的那一方 。 很难说女性会因此拥有找寻真爱的勇气 , 相反 , 这样的设定更像是性转后的「男性凝视」 , 与真爱恐怕相去甚远 。
以女性向恋爱游戏为例 , 女性作为游戏玩家 , 可以通过主动的消费行为 , 选择与自己喜欢的游戏角色发展恋爱关系 。 「小奶狗」、「霸道总裁」、「忠犬」、「傲娇」、「腹黑」 , 游戏中不同类型的男性角色 , 则成为了一种商品的存在 , 被消费、被凝视、被挑选 。
女性真的通过这一设置而在婚恋决策中被赋权了吗?文娱作品在创造越来越多大众印象以外的 , 多元的男性气质角色时 , 其实也略过了讨论当下女性面临的真正困境 。 无论是在女性主导的相亲综艺 , 还是在夫妻真人秀节目中 , 节目组总会刻画出「疼爱妻子的老公」、「顾家的男人」、「负责的父亲」、「家庭主夫」等人设 , 将这些本身男性应该做到的家庭角色分工作为一种值得鼓励的行为去进行嘉奖与赞扬 。
相反在以女性为主的综艺中 , 无论是《乘风破浪的姐姐》还是《怦然又心动》等 , 任何与家庭捆绑的因素都很少出现 。 似乎所有的女性综艺都在呼喊着女性独立、活出自己 , 但它们却告诉女性受众 , 在现实生活中 , 一个普通的女性在面对家庭与成就自我之间彷徨与纠结时 , 能做什么、可以做什么 。
简单、生硬的性转同样也是许多「大女主」旗号的影视作品及女性综艺都在踏入的误区 。 当文娱作品将受众瞄准女性 , 希望攫取更多的女性受众的消费能力时 , 过度追求「爽点」 , 反而会让女性主义迈向女利主义 。
花木兰|女性向的小说电影游戏,也可能是厌女的
本文图片
《光与夜之恋》被消费的「男性身体」
【花木兰|女性向的小说电影游戏,也可能是厌女的】进行雌竞的女性:
女性厌女、女性情谊污名化
在《厌女》中上野千鹤子指出 , 厌女是一种笼罩整个社会的病症 , 不止有厌女的男人 , 还有厌女的女人 。
许多女性向的文娱作品都有意无意地在塑造着一种女性群体对于另一种女性群体的恶意 。 无论是《撒娇的女人最好命》中的那句「怎么可以吃兔兔」的梗 , 说出「既然要追求刺激 , 那就贯彻到底」的艾丽 , 还是「白莲花」、「绿茶婊」这类标签的泛化 , 都似乎在把女性群体分为两类 。 一类是善于讨好男性的角色 , 一类是更加独立的角色 。
割席女性群体 , 在「大女主」IP作品中 , 还体现为总爱塑造出「女性的例外」这类女性角色 。 这类女性总是无所不能 , 像个大姐大「罩」着自己的姐妹们 , 在大家需要帮助的时候 , 总能出现及时解围 。 她们是《小时代》中的顾里 , 是《欢乐颂》里的安迪 , 是《北辙南辕》里的尤珊珊 。
花木兰|女性向的小说电影游戏,也可能是厌女的
本文图片
《北辙南辕》中的尤珊珊作为「例外」 , 有钱有势有能力 , 几乎帮助其他姐妹解决了一切难题 , 但自己需要排解的时候 , 却选择的是投靠男性朋友黑哥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