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不神秘( 六 )


本文图片

2022年4月28日 , 浙江湖州龙泉街道祥和社区幸福邻里中心百姓健身房 , 社区居民进行简单的健身练习 , 缓解工作带来的疲劳(新华社/图)
南方人物周刊:针对性的心理治疗会有哪些方法?为什么国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认知行为疗法?
谢斌:针对抑郁情绪、焦虑情绪 , 或者与物质成瘾、非物质成瘾(网络成瘾、游戏成瘾等)相关的行为问题 , 或者强迫症、社交恐惧、恐高症等相关的心理问题 , 可以选择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法 。
认知行为治疗现在多用于抑郁、焦虑等问题 , 对于一些人格缺陷 , 比如边缘性人格 , 更多会借助精神动力学这些方法 。
最常使用认知行为疗法 , 这不仅是国内 , 国际上也是如此 。 因为认知行为疗法的操作相对容易规范、科学依据的研究最充分 , 评估也更容易采用科学的手段、行为的改变比较容易测量 , 而对于思维、情绪甚至是人格方面的改变 , 可测量性比较弱 , 需要漫长的过程以及多种手段来测量 , 相对难以得到医疗保险等支持 。
南方人物周刊:国内的调查显示 , 个体的心理咨询是远超过家庭和团体咨询 。 而一种看法是 , 中国人许多痛苦的情感体验都来自于家庭和传统的社会文化 。 从这个角度来说 , “系统家庭治疗”是否更应当积极推广?
谢斌:这个蛮难一刀切 。 对家庭和社会文化的“归因”更要小心 , 专业人员不应对情绪化的简单推定推波助澜 。 还是要回到我们前面的话题 , 使用什么样的治疗方法 , 是根据来访者的情况以及来访者的选择 。 每个心理咨询机构也应该建立自己的专业强项:我擅长什么方法 , 我能解决什么问题 。 然后来访者在整个体系中选择适合自己的 。
在一个成熟规范的行业里 , 应该是这样来做事 , 而不是让服务对象反复去试错 。
人生哲学和社会环境问题怎么办
南方人物周刊:“空心病”已经成为常被提及的时代病 。 在我们的采访中 , 有的心理咨询师面对来访者因困惑人生价值产生的抑郁会很无力 。 心理咨询师应如何面对包括死亡、孤独、自由和无意义在内的“终极问题”?
谢斌:心理学、精神医学与哲学是有共通性的 , 本身历史上也是这样过来的 。 如果今天还把这两个学科定位在哲学的某个分支或者高估其哲学、社会学部分 , 我觉得有些过时 。 过去人们对这两个领域的科学知识不够了解 , 把心理问题、精神问题 , 包括情绪思维这些问题都归到大的哲学范畴里面 , 更多依靠内心调适去解决 , 外部最多提供一些引导线索和支持 , 这是历史上的阶段 , 但今天我们不是这样做的 。 无论是心理学还是精神病学领域 , 这些年的科学发展非常迅猛 , 对疾病是有诊断和治疗标准的 , 而在疾病之外的 , 我认为哲学的问题还是归哲学解决 , 心理师要把自己放在一个专业位置上 , 不要过高评价自己的能力 。
在心理师专业能力之外的 , 比如哲学问题或者个人成长历史问题 , 如果你有深厚的功底 , 能够顺带帮助来访者 , 那对个案的帮助更大 。 我们有些老专家真的是涉猎了大量其他领域的知识 , 挖掘心理问题也就更深入、系统 , 病人对他更信任 , 治疗效果也更好 。 但同时 , 作为专业技术人员 , 要清楚专业的边界 。 如果是你解决不了的 , 我觉得应该回避 , 或者交给其他专业的人去解决 , 而不是硬要去解释或承诺 , 比如把人生哲学问题当作心理问题去解决 , 或者以心理专业技术去解决社会环境问题 。
南方人物周刊:学者张俪在2020年出版了一本研究中国大众心理治疗与咨询的民族志《焦虑的中国》 , 她认为马加爵案、汶川地震等新闻事件 , 影响了中国人对心理健康的关注 。 在你看来 , 有哪些外部事件影响了国人对心理健康的关注?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