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丨庄子心中的鲲鹏是什么样子的( 二 )


郭象《庄子注》在解释这段话的时候 , 把“犹有所待也”和“彼且恶乎待哉”两句话概括为“有待”和“无待”两个概念 。 这是郭象对庄子哲学的一个很大的贡献 , 也为我们理解庄子《逍遥游》提供了一把钥匙 。 所谓“有待” , 就是万物行动时都有所凭藉 , 凡事依靠外在的力量而不是凭借自己的能力;所谓“无待” , 就是万物行动时无所凭藉 , 凡事都依仗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借助外在的力量 。 所以 , “有待”和“无待”其实就是庄子评判万事万物是不是逍遥游的一把尺子 。 用这把尺子来衡量列子 , 他当然算不上逍遥游了 。 因为列子“虽免乎行 , 犹有所待者也” , 就是说列子还有所待 , 还要“御风” 。 而那位“乘天地之正 , 而御六气之辩 , 以游无穷”者 , 则是逍遥而游了 。
那么 , 什么又是“天地之正”“六气之辩”呢?郭象《庄子注》解释说:
天地者 , 万物之总名也 。 天地以万物为体 , 而万物必以自然为正 , 自然者 , 不为而自然者也 。 ……故乘天地之正者 , 即是顺万物之性也;御六气之辩者 , 即是游变化之途也 。
按照郭象的解释 , “大鹏之能高 , 斥鴳之能下 , 椿木之能长 , 朝菌之能短 , 凡此皆自然之所能 , 非为之所能也 。 不为而自能 , 所以为正也” 。 据此我们可以知道 , “天地之正”就是自然 , 顺应自然就是“御六气之变” 。 所以 , 凡顺应自然而不强求外在力量、顺应自我本性以生存的万物 , 不管是鲲鹏、蜩与学鸠、斥鴳 , 还是椿木、朝菌 , 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可以逍遥游的 。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 , 是不是可以逍遥而游 。
02
“鲲”是鱼卵
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极其恢宏硕大 。 可这大鹏却不是由鹏而生 , 而是由鱼“化”来的 。 在《逍遥游》的开篇 , 庄子写道:
北冥有鱼 , 其名为鲲 。 鲲之大 , 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 , 其名为鹏 。 鹏之背 , 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 其翼若垂天之云 。 是鸟也 ,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南冥者 , 天池也 。
《逍遥游》中这条能变为大鹏的鱼叫“鲲” 。 “鲲”是什么?自向秀、郭象以来 , 大多数解释《逍遥游》的人都认为这里的“鲲”是大鱼之名 。 成玄英《庄子疏》引《十洲记》和《玄中记》证明鲲即大鱼 , 还说“鱼论其大 , 以表头尾难知;鸟言其背 , 亦示修短叵测” 。 崔撰《庄子注》甚至将鲲落得更实 , 解释为大鲸 。 这些看起来有根有据的说法 , 其实都是根据庄子对鲲的描述附会而来的 。 更可靠的解释 , 当来自《尔雅》 。 《尔雅·释鱼》说:“鲲 , 鱼子 。 凡鱼之子名鲲 。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也说:“鱼子未生者曰鲲 。 鲲即卵子 。 ”可见“鲲”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鱼卵 , 并不是什么大鱼 。 真正理解庄子的 , 是郭庆藩《庄子集释》的说法:
凡未出者曰卵 , 已出者曰子 。 鲲即鱼卵 。 ……庄子谓绝大之鱼为鲲 , 此即齐物之寓言 , 所谓汪洋恣肆以适己者也 。
所以 , “鲲”不是大鱼 , 甚至连小鱼都不是 , 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鱼卵 。 庄子之所以将一个鱼卵描述成“不知几千里”的大鱼 , 只是彰显了他“汪洋恣肆以适己”的行文风格 , 是用来说明“逍遥游”的思想的 。
解惑丨庄子心中的鲲鹏是什么样子的】既然“鲲”是鱼卵 , 那么 , 鱼只有生活在水中 , 才是自然之道 。 顺从自然之道 , 凭借自然赋予鱼的环境与生存能力 , 随潮起 , 随潮落 , 悠然自得 , 随遇而安 , 这便是“逍遥游” 。 但是 , 我们在《逍遥游》里见到的“鲲” , 不但不安于水中生活 , 还要“化而为鸟” , 从水中游嬉之鱼化而为空中翱翔之鸟 。 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相互之间的转化需要多么强烈的力量才能成功?庄子笔下的一个“化”字 , 隐含了多少惊心动魄的变动!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