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的农耕文明产生了二十四节气,认为暑有大小之分,月初为小,月中为大 。大暑节气有晒伏姜、喝伏茶、烧伏香、送“大暑船”等习俗 。天气湿热,很容易导致身体受潮湿气过重,做好防暑降温的措施 。
大暑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大暑节气由来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 。每年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时为大暑节气 。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应夏季炎热程度的节气,大暑表示炎热之际 。
【大暑节气的由来和风俗】大暑节气风俗
1、大暑船,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 。
2、晒伏姜,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 。充分融合后食用 。
3、烧伏香,大暑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等任务很重,因此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万国觉醒7本怎么换国家
- 丧尸围城4怎么弄全屏
- 雪糕为什么会融化
- 雪糕为什么越吃越渴
- 带皮春笋如何保鲜贮藏
- 黑加仑酱的熬制方法
- 新的翡翠手镯应该怎么佩戴
- 万国觉醒中十日谈的男女们在山上躲避什么
- 中学生化妆步骤不注意的话皮肤会变得很差
- 名人堂是干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