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患者:想化身为隐形人( 二 )


去心理诊所:调整、自救
据新华网 2008 年 4 月消息 , 由美国焦虑症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 , 美国约有 1500 万人不同程度地受到社交恐惧症的困扰 , 其中 36% 患者的病史超过 10 年 。
在这些社交恐惧症患者中 , 轻者孤僻、害羞、极其敏感 , 畏惧参与社会活动和与人交往 , 重者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 。
小郭在郑州读的大学 , 管理类专业也是父亲选的 , 毕业后进入一个石油设备企业工作了将近四年 , 敏感的小郭经常认为同事的话都是一种诱惑、试探 , 想诱导自己说出对企业不利的话 , 然后抓住他的把柄 。
春节前小郭被临时安排出差 , 他向领导请假 , 领导同意但后来又不承认 , 这让小郭认为领导和同事都在欺负自己 , 因此辞职 。
回到家躺在被窝里 , 就这样春去秋来 , 小郭成了标准的宅男 。 他严重失眠 , 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 被世界抛弃 。 站在镜子前 , 小郭看到自己很憔悴 , 身材臃肿 , 完全不像二十多岁的男孩 。
小郭知道 , 自己病了 。 他在网上找心理咨询机构简单咨询 , 初步判断他患上了很严重的社交恐惧症 。
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患者:想化身为隐形人
本文图片
图源:站酷海洛
通过网上查询 , 对照社交恐惧症的症状 , 他发现自己很多都符合 , 如很长时间宅在家里不愿出门 , 不想跟人接触;通常在人多场合会自带隐身技能 , 特别不希望任何人注意到自己;内心世界很丰富 , 想象力很强 , 但却展现不出来 。 聚会时别人聊得热火朝天 , 而自己却不愿意插进话题;害怕认识新同事 , 不会主动联系以前的同学和朋友 , 和不熟的人交流容易成为话题的终结者 。
据新华社的科普文章《你知道社交恐惧症吗?》 , 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 。 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 , 有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 , 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或难堪 。
在中国的精神障碍诊断分类体系中 , 社交恐惧症属于神经症类 。 在美国 DSM-IV 诊断分类系统中 , 社交恐惧(社交焦虑障碍 , social anxiety disorder)则被归在焦虑障碍类 。
小郭举例说 , 他和别人喝酒 , 喝了非常大一口 , 对方说他好酒量 , 正常人觉得是夸奖 。 但在小郭看来 , 可能觉得是「你说我酒量大 , 是不是觉得我只会喝酒不会干其他的」 。
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患者:想化身为隐形人
本文图片
图源:IC photo
心理咨询师第一次没问小郭的患病问题 , 只是和他闲聊一下午 , 尊重并倾听他的观点 。 从咨询室出来小郭感觉如释重负 , 迫切希望下一次见面 。
第二次见咨询师 , 两个人面对面沉默十多分钟 , 咨询师说:「草在结它的种子 , 风在摇它的叶子 , 我们站着 , 不说话 , 就十分美好 。 是这个意思吗?」喜欢文学的小郭说:「这是顾城的诗 。 」然后两人哈哈大笑 。
经过一段时间心理治疗 , 小郭开始努力改变自己邋遢的形象 , 跑步减肥 , 认真对待穿戴 , 提升自信 。 晚上去人多场合锻炼自己 。 在网上写作 , 作品也得到网友认可 , 获得了收入 , 重新认识了自己的价值 。
虽然小郭在社交场合还会害羞和想逃离 , 但已经知道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 自己心理有准备 , 遇到擅长的话题 , 小郭会大胆发表观点;无话可说时就举杯畅饮 , 拉近与陌生人的距离 。
他说 , 一味逃避拒绝并不会让生活变得简单 , 融入接受才能让生活变得有趣多彩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