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躺平”的小学语文课文一览,究竟要把孩子们引向何方?

鼓吹“躺平”的小学语文课文一览,究竟要把孩子们引向何方?
文章图片
目前使用的全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 , 编选人员声称 , 有一个突出的编选规律 , 就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方式编排课文 。
现在流行“二元”、“三元”、“多元” , 没有新的内容上的创意 , 就从语词上制造新颖 。 目前语文教材的这种特点 , 被归纳为“双线组织单元结构” 。
看起来 , 挺唬人 , 其实说白了 , 不过是之前教书里的“课文内容”与“语文知识”的二合一而已 。 冠以一个“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新名词 , 立刻变得高大上了 。
万变不离其宗 。 之前一直是高校用作术语的“人文主题” , 代替了之前的“主题思想” , 长驱直入小学语文教材领域 。
这意味着 , 整套教材里 , 有一个潜在的脉线 , 前后贯通 , 上下通联 , 形成了一种一以贯之的“人文主题”链条 。
本来 , 对于儿童来说 , 应该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以及附着在其上的“人文主题” , 但是 ,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里 , 却隐伏着一种对“躺平”的无为哲学的乐此不疲的絮絮叨叨 ,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
鼓吹“躺平”的小学语文课文一览,究竟要把孩子们引向何方?
文章图片
我们至少可以找到分布在不同年级的三篇课文 , 看到这种“躺平”内质的课文 , 竞相露脸 , 持续亮相 。
把这种不去奋斗、坐等掉馅饼、放纵惰性的课文 , 兜售给价值观没有形成的孩童们 , 产生什么样的误导效果 , 一个成人都应该有足够的清醒认知 。
下面 , 我们看看 , 这类鼓吹躺平的课文 , 是如何安插在不同年级的小学语文课本里的 。
一年级上册的最后一篇课文 , 开启了鼓励孩子躺平的教学之旅 。
这篇课文叫《小蜗牛》 。 全文如下:
鼓吹“躺平”的小学语文课文一览,究竟要把孩子们引向何方?
文章图片
蜗牛一家住在小树林的旁边 。 春天来了 , 蜗牛妈妈对小蜗牛说:“孩子 , 到小树林里去玩吧 , 小树发芽了 。 ”小蜗牛爬呀 , 爬呀 , 好久才爬回来 。 它说:“妈妈 , 小树长满了叶子 , 碧绿碧绿的 , 地上还长着许多草莓呢 。 ”蜗牛妈妈说:“哦 , 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 。 ”小蜗牛爬呀 , 爬呀 , 好久才爬回来 。 它说:“妈妈 , 草莓没有了 , 地上长着蘑菇 , 树叶全变黄了 。 ”蜗牛妈妈说:“哦 , 已经是秋天了!快去采几个蘑菇回来 。 ”小蜗牛爬呀 , 爬呀 , 好久才爬回来 。 它说:“妈妈 , 蘑菇没有了 , 地上盖着雪 , 树叶全掉了 。 ”蜗牛妈妈说:“哦 , 已经是冬天了!你就待在家里过冬吧 。 ”
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众说纷纭 。 我们摘抄几段教案对这篇课文的解读:
鼓吹“躺平”的小学语文课文一览,究竟要把孩子们引向何方?
文章图片
1、成长说:一年级的孩子正如文中正在尝试学会独立的小蜗牛 , 这个故事恰好可以帮助他们更勇敢、积极地适应成长 , 这也是编写者的用意所在 。
2、科普说:全文以一只小蜗牛的视角 , 为读者生动鲜活地展现了一年四季中不同的自然变化 , 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到蜗牛爬得慢与四季的不同的特点 。
3、母爱说:蜗牛妈妈是一个真正的好妈妈——关心孩子的内心感受 , 鼓励孩子去尝试 , 也是一个真正懂教育的好妈妈 , 从来不责备动作慢的蜗牛 , 而是一次又一次地跟孩子探讨 , 宽容地接纳小蜗牛的一切 , 最后 , 还准备了一个温暖的家等待着小蜗牛 。
鼓吹“躺平”的小学语文课文一览,究竟要把孩子们引向何方?
文章图片
老师在教授这篇课文时 , 都努力将童话往好的方面引导 , 但结合原作者的创作风格 , 这位俄罗斯作家在她的创作中带有鲜明的针砭意味 , 她在这篇童话里带有明确的讽刺蜗牛速度缓慢而错过了时节的这种社会批判用意 。 联想到前苏联的社会现状 , 可以看出作者在创作这篇童话时深刻的关切当时的社会现实的动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