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秋医生 乙肝患者空腹血糖值,多少为好?医生:一般不要高于这个数


李锦秋医生 乙肝患者空腹血糖值,多少为好?医生:一般不要高于这个数
文章图片
李锦秋医生 乙肝患者空腹血糖值,多少为好?医生:一般不要高于这个数

我们身体能量是谁提供的?有人不假思索回答:饭菜提供的 。 这个回答不全面 。 从医学角度说 , 饭菜进入身体 , 被胃消化后 , 营养成分变成葡萄糖 , 经肠道吸收 , 经过门静脉到达肝脏 , 在肝脏内代谢 。 严格来说 , 饭菜转化成的糖分、营养物质才是供应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
人体糖分主要是2个内脏调节 , 一是胰脏 , 二是肝脏 , 血糖最终会在肝脏合成和存储 。 肝脏作为代谢、消化器官 , 对糖分调节有重要作用 , 简单说 , 就是人在进食后血糖升高 , 但身体并不需要这么多糖分 , 那么肝脏就像一个储水桶 , 胰脏产生胰岛素 , 使糖分转为肝糖原 , 肝细胞将肝糖原储存起来 , 当身体空腹时 , 血糖降低 , 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 被人体吸收 , 让全身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
慢乙患者 , 肝脏或多或少有炎症 , 肝细胞受损 。 那么合成肝糖原的肝细胞就少了 , 多余的糖分直接进入人体 , 造成人体血糖升高 , 影响人体器官运作 。 由于人体的消化、代谢是一个动态过程 , 当人体空腹时 , 血糖降低 , 需要肝糖原分解葡萄糖 , 维持正常血糖水平 , 此时肝糖原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 , 血糖持续降低 , 身体就会出现不适 。 总的看 , 血糖高或低都不好 , 其中血糖升高 , 对乙肝病人影响更大 。
乙肝患者通常已进行抗病毒治疗 , 口服核苷类药物的常见的方式 , 一线核苷类药物是首选 , 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TAF等 , 血糖升高 , 病毒复制会更为高效、迅速 , 超出药物抑制能力 , 长期以往 , 病毒一边增长一边变异 , 就出现病情加重、耐药等情况 , 恩替卡韦有的耐药病例就是这样出现的 。 而且乙肝患者空腹正常血糖值 , 理想状态是3.9—6.1mmol/L , 一般值为小于等于7.2mmol/L , 高于7.2mmol/L就比较差了 。 如果非空腹情况下 , 理想状态是小于等于8.0mmol/L , 一般值为小于等于10.0mmol/L , 高于10.0mmol/L就比较差了 。 如果血糖升高 , 甚至在空腹后血糖值也超出正常值 , 那么既会影响肝脏 , 又会发展为糖尿病 , 不少乙肝病人 , 伴有糖尿病的症状 。
糖尿病可以遗传 , 有2个来源 , 一是胰脏出问题 , 胰岛细胞受损;二是肝脏受损 。 所以 , 慢乙病人除了关注肝脏受损 , 还要注意血糖情况 。 肝炎引起的糖尿病 , 出现在肝脏之后 , 多见于男同胞 , 特别易发于中老年患者 。
乙肝患者血糖控制好了 , 可以有效避免糖尿病 , 一旦血糖不受控 , 升高了 , 病毒明显升高 , 乙肝病毒抑制药物的药效下降 , 肝炎会加重 , 糖尿病的前期症状也非常明显 。 如果是肝硬化症状的患者 , 更易诱发糖尿病 。 同时 , 如果出现糖尿病 , 又会反过来影响肝炎 , 有糖尿病的乙肝 , 肝硬化概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 , 肝癌概率是非糖尿病的3—5倍 , 如果重症肝炎患者 , 出现糖尿病可能会危及生命 。
【李锦秋医生 乙肝患者空腹血糖值,多少为好?医生:一般不要高于这个数】乙肝患者应关注血糖检查 , 以免情况恶化 , 血糖平稳时 , 每两周测1天 , 血糖不稳定时 , 一天至少测4次:三餐前+睡前 。 同时 , 既要治疗乙肝 , 又要降血脂 , 以乙肝治疗为主 , 降血糖为辅 , 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